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發揮香港優勢 助推港深自由港合作
作者:何潔霞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2018-12-18 13:05
港深兩地具有相同的經濟腹地,兩地的關係是一種互利互補、共同發展的關係,近年來,這種關係更加密切,互補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識港網訊】港深兩地具有相同的經濟腹地,兩地的關係是一種互利互補、共同發展的關係,近年來,這種關係更加密切,互補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港深應在更高層面謀劃合作

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這不僅符合香港的利益,也符合全國的利益。深圳多年高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毗鄰一個繁榮、穩定的香港。同時,中國內地的繁榮發展、深圳的繁榮發展,是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的有利保障,這不僅符合全國人民、深圳人民的利益,也符合香港人民的利益。
深圳是最早提出建設“自由港”的經濟特區,而且深圳明確提出積極爭取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可見香港作用之重要。雖然近年深圳的GDP有慢慢超越香港之勢,但香港的角色仍然很重要。
2017年香港GDP為2.5萬億港元,以2017年12月31日的匯率(1港元=0.839元人民幣)計算,香港2017年GDP約為2.1萬億人民幣,不及鄰城深圳同年2.2萬億人民幣的GDP總量。
2018年第一季香港經濟按年擴張4.6%,GDP總量為6,077.84億人民幣,連續第七季較過去10年年均增幅2.7%為高。至於深圳方面,GDP總量為5,209.81億元人民幣,稍低於香港。
聯想到1980年深圳的GDP僅3億人民幣,不足香港當年467億GDP的一個零頭;1997年香港回歸時GDP為1.46萬億,同一年深圳GDP僅為1297億,對深圳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迹。對香港來說,多了一個經濟實力匹配的鄰居,也是一樁相得益彰的美事。
從兩地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來看,深圳的崛起,並不意味香港的衰落,而是標誌着深港合作邁入了新時代。這對港深合作內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雙方在更高層面加以謀劃。

港深經濟再度騰飛

其實,港深合作的概念提出由來已久。20年前,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吳家瑋就提出過“港深灣區”的概念,呼籲香港人要“站得高看得遠,注目珠江海岸”。2015年,國家出台《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要“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港深合作,這是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隨後,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規劃,更明確提出“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2017年3月,“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國家對港深合作的重視程度在逐步升級。
對於港深合作,有觀點質疑只是將香港由一個國際大都會變身為珠三角對外交流的聯繫者而已;也有觀點相信,香港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通過深圳來擴闊發展空間,從而找到令經濟再度騰飛的新契機。
其實,過往的實踐早已證明港深之間,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取長補短、攜手並進的親密夥伴。在香港方面,香港從深圳崛起中獲益良多,北上建廠及投資商貿、物流的港商,都充分享受了深圳發展的紅利;多年來深圳企業投資海外首選香港,累計投資250億美元;以騰訊為代表的深圳互聯網企業來港上市,在為港人帶來巨大財富效應的同時,也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前來,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穩固。
而深圳取得今日之成就,香港是當仁不讓的參與者與見證者。作為近水樓台,深圳從改革開放之初就獲得大量港商投資,香港中小企北移為深圳打下製造業根基,至今深圳外資中仍有八成來自香港;香港領先的融資能力和雄厚的科研資源,為深圳創新科技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援;作為市場機制完善的自由港,香港也是深圳企業走向國際的橋樑。
有學者認為,現有港深合作機制是在改革開放之初設立的,經過多年的發展,港深之間的合作機制亟待創新。順應大灣區和新時代的客觀需求,建立更加深入和緊密的合作關係,是新時代港深合作必須要走的路。

香港的優勢與角色

談及香港優勢方面,學者認為,香港的獨特優勢依然突出。剛公佈的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 在《世界經濟自由度2018 年度報告》中,再次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
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香港獲得最自由經濟體,正好顯示香港的良好及穩健制度與國際接軌。他強調,隨着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香港應該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配合國家所需,評估本身實力,投入大灣區發展。
他還說,香港作為亞太地區主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旅遊和資訊中心,擁有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是全球最主要黃金交易中心之一和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也是資產質量與城市安全程度最高的城市。因此,競爭力排行榜中,香港競爭力的獨特優勢依然突出。
他強調,到目前為止,內地從香港學了不少貿易和市場的國際慣例。其實香港真正的核心優勢,在於法律體系,包括處理經濟糾紛等等。這是西方較先進的制度用在華人社會的成功試驗,在整個亞洲是最成功的。
他更指出,回歸後,香港奉行一國兩制,除了政治制度尚待完善之外,經濟、社會、法律、金融等方面的制度都非常完善。如果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去看,香港回歸前後,資本主義的生活及工作方式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營商環境、法律制度、開放程度,香港在整個亞洲仍是最好的。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曾表示,香港依靠制度優勢在中國改革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因其制度優勢,仍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優勢之一。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也表示,雖然香港的創新產業不及深圳,但香港的底子很厚,港深合作必相輔相成。

港深兩地互補明顯

所以,有不少有識之士指出,港深攜手可打造港深自由港高度合作。
香港學者研究發現,如果把港深兩地作為一個經濟體來看待,其產業佈局將呈現非常均衡的狀態。港深各自不同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決定了兩地合作互補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香港是與紐約、倫敦齊名的國際金融中心,深圳是與美國三藩市矽谷、印度班加羅爾對標的創新之都,憑藉其在科創領域的不懈探索而向全球價值鏈的頂端邁進。深圳人口是香港的兩倍,土地是香港的三倍,並與大灣區腹地來往便利。雙方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給新時代港深合作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北上創業,將深圳的硬體優勢與香港國際化平台相結合,已經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可以預見,未來港深之間必將迎來更深層次、更高水準的合作。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雙子星城市,港深之間的合作,必將再造大灣區乃至世界的經濟奇迹,也將令香港這顆東方明珠更加璀璨。
原文鏈接:http://www.jdonline.com.hk/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41442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