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南粵譜寫新篇章 敢為人先再出發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19-08-21 16:14
這裏是中國經濟重要的動力引擎,今年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這裏也是世界創新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電子信息、智能家電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發展迅猛,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在位於深圳的比亞迪總部,“雲軌”列車在運行調試中(2018年11月3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

【識港網訊】這裏是中國經濟重要的動力引擎,今年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這裏也是世界創新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電子信息、智能家電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發展迅猛,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這裏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集中縮影,也是世界了解中國、走進中國的窗口和橋頭堡。從經濟特區到粵港澳大灣區,一系列開放舉措讓全球市場得以持續受益。

勇立潮頭敢爭先,星繁月朗照大灣——70年間,廣東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匯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磅礴力量。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廣東正努力踐行“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殷殷囑托,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廣東篇章”。

開放精神融入發展血脈

1957年4月,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拉開大幕。

一扇大門由此打開——世界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世界。透過這扇大門,全球市場第一次見證了“中國製造”的巨大潛力。

如今,每年兩屆的廣交會吸引全球近40萬名採購商與會。持續62不間斷的廣交會,是廣東推進開放發展歷程中的瑰麗片段。70年間,向海而生的廣東將對外開放化為發展基因、融入發展血脈,成為中國全面對外開放格局中的重要支柱。

“從外向型企業起步,廣東已經基本建成門類較為齊全、配套相對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從傳統制造業到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汽車、智能家電、機器人等先進制造業,廣東在全球產業鏈條中占據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說。

從外貿大省邁向外貿強省,全面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貿易面臨復雜沖擊的背景下,廣東進出口總額達3.2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22.4%。

從格力到美的,從廣汽傳祺到華為,廣東企業家在開放浪潮搏擊中,鑄就了一張張中國制造的世界品牌。

如今,廣東仍是當之無愧的全球性“投資高地”。截至2018年底,廣東累計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超過4470億美元。今年以來,從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油殼牌,到TÜV南德意誌集團、美國寶潔公司,一批外資巨頭投資的大項目落地。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作為一家主營醫療器械的外商獨資企業,艾派(廣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生虎近期正忙著籌建新廠。他說,營商環境不斷提升促使他們將廣州確定為重要投資目的地。
改革信念引領敢為人先

“如果把中國經濟看成一艘巨輪,廣東就是巨輪前行的重要引擎。”廣東省工信廳廳長塗高坤說。

構成這座引擎的,是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廣東譜寫的無數個“第一”:經濟總量連續30年全國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28年全國第一;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33年全國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36年全國第一;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5萬家,全國第一;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全國第一……

“成果第一”背後是眾多“改革第一”在廣東萌芽壯大:第一個土地拍賣交易、第一個開始營業的證券交易所、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第一家由企業集團創辦的銀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

1979年,建港填海的“開山炮”在深圳蛇口炸響。35年後的2014年,這裏成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組成部分。5年多來,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每年平均誕生超過3萬家企業,平均3天推出一項制度創新成果,制度創新總指數評估在全國自貿片區中排名第一。

前海與蛇口分居深圳南頭半島兩側,歷史在此激蕩交匯。親身經歷這一變革的招商局集團研究部原總經理梁憲感慨地說,從蛇口炮響到自貿區騰飛,充分說明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新時代,新起點。曾創造多項“全國第一”的廣東,如何再領時代之先,率先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答案是改革不停頓。”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只有繼續弘揚‘殺出一條血路’的精神,沖破陳舊思想觀念的束縛,破除傳統路徑依賴和思維定勢,才能當好改革先鋒。”

當下,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向縱深挺進,“數字政府”的集結號正在廣東吹響,一個整合了社保、醫保、交管、教育、人社等多個領域民生服務事項的“粵省事”小程序,讓86%的事項實現“零跑動”。

“廣東正以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逯峰說。

創新發展鑄就質量高地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常回憶起20年前那個秋天。彼時,“經濟發展越來越需要知識創新驅動”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深圳取消“荔枝節”,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從“三來一補”的加工制造,到亦步亦趨的跟隨式創新,再到“無中生有”的源頭創新……“回顧廣東在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奇跡,創新是第一動力。”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樂正說。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處於發展全局核心位置。作為全國第一大區域經濟體,廣東則把創新驅動作為轉型升級的核心戰略和總抓手。

大科學裝置紛紛落戶廣東:在東莞,散裂中子源已經投入使用;在江門,中微子實驗站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在惠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也已動工。這些大科學裝置將推動基礎研究加速前行,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省級科學實驗室如雨後春筍浮現: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落戶廣州、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落戶深圳、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落戶佛山,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落戶東莞……2018年以來,廣東以長遠戰略思維,瞄準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需要,向實驗室大省進發。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表示,面對“卡脖子”技術問題,廣東勇擔新使命,以建設省實驗室為路徑向原始創新、基礎創新發起沖擊。

今年上半年,廣東GDP總量首次突破5萬億元人民幣,其背後正是“創新能量”的不斷釋放。最新數據顯示,廣東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2.7%,有超過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如火如荼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牽引著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

更加創新的姿態正不斷湧現,創新要素加速流動。

2015年,剛剛30歲出頭的周運賢將團隊搬到內地,專門從事反向電商業務,“跨境說”公司由此成立,其通過AI+大數據技術與雲計算平臺,打造一個跨越全球的商品搜索引擎。目前,公司已成長為擁有160名員工、橫跨琴澳兩地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今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廣東、深圳新的歷史使命。
從特區到先行示範區,深圳在建市40周年之際再一次承擔起中央賦予的新使命,明確未來將逐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和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而高質量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更是題中之意。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廣東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東必將擔當好“先行示範”的歷史使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征程上加速前行。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