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填海不應妖魔化 “明日大嶼”打破土地困局
作者:時評員 路易    2018-11-09 07:18
填海對香港意味着什麼?據發展局數據,自開埠以來,香港從填海工程獲得的土地面積逾67平方公里,占香港土地總面積約7%,容納了27%的香港人口及70%的商業活動。可以說每次填海都是事半功倍的作品。

【識港網訊】填海對香港意味着什麼?據發展局數據,自開埠以來,香港從填海工程獲得的土地面積逾67平方公里,占香港土地總面積約7%,容納了27%的香港人口及70%的商業活動。可以說每次填海都是事半功倍的作品。

今次特首於施政報告中公佈“明日大嶼願景”,意圖在東大嶼山外海填出總面積1700公頃的人工島,供110萬人居住,並配套商業創造34萬就業機會。

然而,自林鄭將填海作為土地政策選項後,部分社會群體似乎忘了自己正在享受填海的好處,對其百般責難,好像填海是種罪惡。

他們攻擊的方向包括財政問題,選擇問題或環境問題等等,不一而足。有無道理?不如逐條分析。

政府消息人士稱整體工程造價5000億港幣,有人順勢批評一項工程耗費港府一半的財政儲備,簡直是燒錢。

對於一個長期基建工程,現在的估算只能算參考,畢竟20到30年後的技術進步和材料、人力價格對成本的影響複雜。但即便超過5000億,也絕不是一筆或者一年把錢花完,港府每年財政盈餘幾百上千億,完全可以證明持續造血能力。試想,如果讓這些批評者在每年收入100萬,存款1000萬的情況下去買一套500萬的房,我想他們早已“悶聲發大財”了。

有人攻擊政府處理房屋問題的選項“避難就易”,“避重就輕”,高爾夫球場、棕地如果都開發了,香港早就沒有房屋問題了,這些都是現成的土地。

但反過來想如果政府沒有大型發展計畫,有沒有足夠的土地,私人發展商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在談判桌上以此為籌碼“敲詐”政府?試問,如果你是私人發展商,為了商業利益你會怎麼做?

政治之所以複雜,恰恰在利益的分配。港府在做任何決定時都要平衡各方利益。但常言道: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更難。這是逃不過的社會現實。同時面對日益政治化的施政環境,港府可能也看清楚了,與其曠日持久的協調利益、應對法律訴訟,不如選擇利益掙拗最小的方式 — 填海,對社會整體利益最為有利。

當然填海繞不開的就是環境問題。改造自然一定會對環境有所影響,但土地和房屋對於香港人來說是生存需求,絕非奢侈品。一個人可以為了環境保護不買皮草,但一定不能不吃飯。環境破壞可以用科技和適當保護措施減小,而香港的發展困局卻迫在眉睫。

食得鹹魚抵得渴,甘蔗沒有兩頭甜。這些都是民間千百年來最簡單的道理。歷史證明上綱上線,政治正確是對社會最大的傷害。筆者也希望有十全十美的方案,如果一個魔法可以解決房屋問題,筆者願意選哈利波特做特首。

細看此次填海方案,東大嶼的位置可謂得天獨厚。東臨港島九龍商業中心區,西接港珠澳大橋、屯門赤臘角連接線和機場,連通粵港澳大灣區和世界各地。如果發展好,此區域有可能成為大灣區的中心,進一步提高香港國際中心的地位,為香港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前文提到的財政問題屆時可能就根本不是問題了。

港人以做生意賺快錢見長,過往甚少以長遠宏觀視角看世界。但時代變換,一日千里,不應為了眼前的芝麻丟了未來的西瓜。因此要徹底擺脫土地困局,大規模填海勢在必行。

當然,這個項目尚有缺陷。不知是受到社會壓力還是為保民望,林鄭把開發土地的公私房屋比例上調為7:3。天水圍的公營房屋比例高達75%,不可謂不照顧基層,但現實的效果卻一塌糊塗。同時,從填海的位置來看,這裏應該發揮優勢發展更高價值的商業和住宅,帶動城市整體發展。

因此政府應該用一個更平衡的公私比例,更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