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昨日,全世界媒體的目光和焦點都對準了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在這座城市的金海國際機場,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國家元首面對面的會談了一小時40分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的會晤,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的一次重要會晤,也將對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習主席指出:「中美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保持總體穩定。兩國做夥伴、做朋友,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現實的需要」「我願繼續同特朗普總統一道,為中美關係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也為兩國各自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在會晤中,習近平主席強調,「面對風浪和挑戰,兩國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習主席還指出,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穩下來、向前走,這是兩國人民對中美關係的殷切期待和真心盼望。習主席的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國的大局觀、發展觀、利益觀、世界觀,充分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大氣魄、大視野、大擔當。
特朗普表示:「中國是偉大國家,習主席是受人尊敬的偉大領導人,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我們相處非常愉快。美中關係一直很好,將來會更好,希望中國和美國的未來都更加美好。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夥伴,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未來美中合作會取得更大成就。」
當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複雜多變,二戰以來形成的世界秩序受到嚴峻挑戰。習主席關於中美關係的論述,高瞻遠矚,透徹深邃,彰顯了大國氣魄和領袖風範,不僅對於中美關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給全球治理以深刻啟迪。
大局觀:分歧屬正常,把握好方向
習主席指出:「兩國國情不同,難免有一些分歧,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面對風浪和挑戰,兩國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習主席的這番話深刻闡述了中國的大局觀,高屋建瓴,發人深思!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中國和美國都擁有超大的國內市場,也曾經互為最大貿易夥伴。經濟聯繫的領域越多,產生分歧和摩擦的幾率就越高,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看待和處理分歧和摩擦?
過往,美國以「基於實力和地位」的思維來處理中美關係,來勢洶洶,咄咄逼人,認為中國會在「極限施壓」下屈服。就在今年4月,特朗普還向中國揮舞「關稅大棒」,揚言加徵高得離譜的關稅,豈料「關稅大棒」砸在鋼板上。中國有力有節地回應,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謀定後動、說到做到,終於令美方認識到打壓中國的招術不靈。
全球化發展到今天,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特別是中美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產業鏈深度嵌入,不是任何人可以憑個人意志能夠掰開的。
習主席的講話啟示人們,對於經貿分歧和摩擦,必須以符合經濟規律的方式來處理,而不是以「貿易霸凌」「強權政治」的思維來打壓和遏制。
發展觀:不挑戰誰,不取代誰
在會晤中,習主席向特朗普介紹了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以及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習主席強調:「70多年來,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幹,從來沒有想挑戰誰、取代誰,而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這是中國成功的重要密碼。」
習主席這番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國的發展觀,坦蕩從容,底氣十足!
長期以來,美西方對中國的偏見不少,其中有兩個觀點頗具代表性。其一,把中國的崛起歸功於西方的「恩賜」,特別是認為中國加入WTO「佔了便宜」;其二,認為中國崛起後必然會搶奪他們的「蛋糕」,令他們走向衰落。
這些觀點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其一,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西方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人才確實幫了不少忙,但內因才是決定因素,中國善於整合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其二,中國發展從來都是「做大蛋糕」,而不是「搶別人的蛋糕」,中國人沒有「搶奪」的基因,零和思維、叢林法則不適合用於中國。
習主席鄭重地告訴美方,也是告訴世界,中國今天的發展成就是億萬中國人民千辛萬苦幹出來的,中國每五年制定實施一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盯住目標不放鬆,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才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發展奇跡,中國發展密碼掌握在中國人手中,而不是別人手中!
習主席的講話啟示人們,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和衷共濟、厚積薄發,發展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利益觀:算大賬,看長遠
習主席指出:「經貿應該繼續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而不是絆腳石和衝突點。雙方應該算大賬,多看合作帶來的長遠利益,而不應陷入相互報復的惡性循環。雙方團隊可以繼續本着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則談下去,不斷壓縮問題清單,拉長合作清單。」
習主席的這番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國的利益觀,言辭中肯,語重心長!
習主席早就講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但這些年來,美方經常主動挑起事端,把中國拉入鬥爭的漩渦。美方對中國加徵高關稅,給中國相關產業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中國在稀土管制、大豆採購上的反制措施,同樣讓美國感受到切膚之痛。如今,美國國內民怨洶洶,特朗普政府終於放下身段,尋求對華和解。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着共同富裕、以人為本、天下大同的基因,中國人歷來以「和合理念」看待和處理問題。中美貿易要減少摩擦、彌合分歧,雙方都要有正確的利益觀,善於以「和平方式」尋找「合作路徑」。
昨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聯合安排答記者問,釋放出利好消息,主要包括:美方將取消針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門的商品)加徵的10%所謂「芬太尼關稅」,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門的商品)加徵的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美方將暫停實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一年。美方將暫停實施其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一年。作為回應,中方也在相關方面做出讓步。
習主席的講話啟示人們,利益觀不同,背道而馳;利益觀相同,相向而行。算大賬、看長遠,運籌帷幄、統籌兼顧,才能促合作、共繁榮。
世界觀:大國擔當,多辦好事
習主席強調:「中美在地區和國際舞台也應該良性互動。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習主席的這番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國的世界觀,胸懷天下,心繫蒼生!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世界向何處去?大國應怎麼辦?習主席曾經在國際場合多次講過:「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大國應是什麼樣子?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擔當」。
習主席先後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並倡導共建「一帶一路」,使其成為國際社會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這正體現了大國擔當!
再看一個具體事例:中國自2003年起逐步推進對非洲最不發達國家的關稅優惠,從最初的25個國家、194個稅目,擴展至2024年底覆蓋33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440個以上稅目。2025年6月,中國進一步宣布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全品類零關稅政策,涵蓋所有稅目產品。這同樣體現了大國擔當!
習主席的講話啟示人們,大國的樣子,不是處處指手畫腳,充當「教師爺」;也不是動輒「退群」,推卸國際義務;更不是「拉山頭」、搞「小圈子」,挑起地緣衝突。大風泱泱、海晏河清,大國應守護世界和平、促進社會進步、共謀人類福祉。
對話比對抗好。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時隔六年再會晤,中國與美國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世界格局也不同於六年前。習主席深刻闡述中國的大局觀、發展觀、利益觀、世界觀,「中國聲音」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中國氣魄」氣吞山河,氣貫長虹!習主席領袖風範,世人敬仰,歷史銘記!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