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內地知名的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Pony.ai)與文遠知行(WeRide)相繼推進香港IPO,港交所即將迎來中國自動駕駛「雙子星」的同台競技。這兩家公司同處廣州、均於去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港股上市後都將形成「雙重主要上市」的架構,且在技術願景上存在高度同質性。但在商業模式細節、與車企/平台合作方式、以及資金與運營節奏上已出現分野。對於兩家自動駕駛企業同時赴港上市,記者採訪香港星河證券投資總監趙紅梅,她表示,以小馬智行為例,此次香港上市,將顯著增強其現金儲備,支撐大規模車隊擴張與技術研發。此外,港股市場更貼近中國本土投資者認知,有助於提升對「中國技術出海」與「本土商業化落地」敘事的接受度。
業務路徑:規模化與多元化的兩種邏輯
兩家公司同樣以L4級自動駕駛系統開發與商業化為核心,但在商業化路徑上已呈現出清晰的分化。
小馬智行在招股書及公開披露中將「規模化車隊運營+生態夥伴深度合作」視為壓縮成本、實現量產部署的核心策略。公司近年來持續強化拓展與整車廠以及出行公司的戰略合作,包括共同研發Robotaxi車型、推進車規化量產及加強運營網絡建設和獲客等。其最新一代(Gen-7)自動駕駛系統已實現規模化量產能力,公司管理層也多次提到預計年底即可實現千台車規模,並以此推動單車盈利的實現。
文遠知行則強調其通用自動駕駛平台「WeRide One」,主打無人駕駛小巴、貨運車、環衞車、的士等跨車型、跨場景的技術複製能力。其戰略重心在於平台技術輸出,通過與運營商及出行夥伴的合作進入海外市場,試圖以「軟件+服務」模式實現技術的廣泛部署。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可快速複製,但盈利節奏受合作夥伴與當地政策環境影響較大。
兩種路徑背後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商業乃至資本市場估值邏輯:小馬智行的路線更強調「從實際運營出發」的策略——通過與整車廠聯合設計量產車型、積累運營經驗,再以規模化運營推動成本下降和商業閉環形成。這種「從車到場景」的推進方式,使其更容易形成可驗證的盈利模型。
相比之下,文遠知行側重於從平台層面出發,通過向合作夥伴輸出技術實現多場景複製。這一模式在擴張速度上更靈活,但商業落地與收益轉化節奏受外部合作進展及局勢變化影響較大。
技術路線:車規量產與平台開放的取捨
在技術願景上,兩家公司都聚焦L4級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與可擴展性。然而從實現路徑來看,小馬智行選擇了更貼近整車製造業鏈的路線。通過車規化傳感器、統一計算平台和軟硬一體化的設計,小馬希望在量產環節上獲得成本優勢,這也使其與車企的合作更具深度。
文遠知行的技術路線則體現出更強的平台開放性。其「WeRide One」系統旨在兼容不同車型、不同傳感器組合,並支持合作夥伴按需部署。這一策略在海外市場更具靈活性,但在產品一致性與車規驗證周期上,可能面臨更多技術與監管挑戰。
業內人士指出,小馬智行通過與主機廠的聯動可較快實現車規級落地,而文遠知行的平台策略則有助於技術的跨區域複製。兩者的差異,反映了中國自動駕駛產業在量產化與平台化之間的兩種思考方向。
資本市場視角:盈利路徑與現金流考驗
在資本市場層面,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依舊是「何時實現單車盈利」與「現金流可持續性」。美股上市以來,兩家公司在市值表現與機構持倉結構上已有一定分化。根據彭博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小馬智行獲13個買入評級,綜合12個月目標價為26.49美元;文遠知行則獲9個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6.92美元。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反映出市場對兩家公司商業化節奏的不同預期。
自去年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小馬智行股價累計上漲68%,文遠知行下跌24%。截至10月28日美股收盤,小馬智行市值來到84億美元,文遠知行則報37億美元,只有前者的不到一半。機構持倉結構亦呈現分化:小馬智行的重要股東中不乏長期成長型基金和主權資本為主,顯示機構對其中長期商業化路徑具較高信心;文遠知行則吸引了不少策略性投資人與財務型股東,持倉變動頻繁,反映出市場對其短期回報的不確定性預期更高。對比文遠二季報及招股書可見,其大股東宇通已出現持續減持跡象。
從披露信息來看,小馬智行已明確提出單車盈利時間表,並在在招股說明書中就營運數據給出更具體的量化指標,如訂單數、註冊用戶數等,使投資者能更直接地評估其運營效率與現金流轉化能力。文遠知行則在招股說明書中選擇側重披露車輛銷售收入這一數據維度。這意味着小馬智行的估值邏輯更接近「運營型科技公司」,而文遠知行更傾向於「銷售型企業」。
趙紅梅表示,港股上市可以帶來直接的資本補充與估值體系升級的機遇。招股書顯示,小馬智行擬發售4195萬新股,每股最高發售價為180港元,預計募資凈額為71.9億港元;而文遠知行擬發售8825萬新股,每股最高發售價為35港元,預計募資凈額為29.3億港元。此舉也將增強兩家企業的現金儲備,支撐大規模車隊擴張與技術研發。
更重要的是,企業在港股上市後,將更貼近中國本土投資者認知,有助於提升對「中國技術出海」與「本土商業化落地」敘事的接受度。相較於美股對長期虧損的容忍度,港股投資者更關注運營數據與盈利路徑,倒逼企業加速從「燒錢研發」向「自我造血」轉型。
趙紅梅稱,小馬智行在港股上市將強化其「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品牌認知,有望藉助港股平台引入更多產業資本,推動Robotaxi前裝量產進入快車道。文遠知行在港股上市將提升其在亞太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兩家公司均處於商業化關鍵爬坡期,港股上市融資將為其注入新動能
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無論最終誰在資本市場上勝出,這場「雙子星」對決都將成為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的重要里程碑。從技術突破走向商業驗證,從概念成長股邁向現金流企業,兩家公司都站在了產業成熟化的關鍵節點。
可以預見,隨着港股上市進程推進,投資者將不再僅僅關注技術領先與路測里程,而更看重商業模式的可複製性、單車盈利的實現節奏以及資金運轉的健康度。在這一輪競爭中,誰能率先在規模化運營中證明商業閉環,誰就更可能贏得資本市場的長期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