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將於11月9日至21日在粵港澳三地舉行。禮儀助理作為香港賽區的「門面」,將會肩負傳遞獎牌、引領嘉賓及運動員等工作。大公文匯全媒體日前來到位於香港童軍百周年紀念大樓的禮儀訓練現場,揭秘她們的訓練過程和學習心得。
夾筷子練習笑容 一步限30厘米
本次禮儀助理訓練共持續兩天半,來自廣州賽區的國家高級禮儀培訓師李靜是課程導師之一。她介紹,第一階段以理論為主,涵蓋頒獎典禮禮儀的多個核心方面,包括基本禮節、現場協調和安全注意事項等;第二階段則轉入實操訓練,聚焦行姿、站姿、托盤持握及引領技巧等;第三階段,義工們將進行全流程演練,對頒獎過程進行模擬。

李靜表示,「禮儀義工是香港第一形象代言人,形象非常重要。」考慮到香港義工背景多樣,許多人對禮儀工作並不熟悉,她在訓練中特別強調表情管理和步伐體態。其中,義工要夾筷子來練習如何保持標準笑容;步伐訓練就要求團隊同步一致,每步長度限30厘米,避免頒獎時出現紊亂。
據介紹,相關遴選於今年7月開始,8月又舉辦了為期一天半的專項培訓及考核,最終僅有75位通過。李靜對參與活動的香港義工們給予高度評價,稱讚她們表現「優秀、專業同埋專注」。

義工指機會難得 參與收穫頗豐
1991年出生、大學時期曾經參加禮儀隊的溫俊芹向記者透露,為了禮儀助理培訓,她已投入數月時間準備。她表示,第十五屆全運會是香港第一次承辦,有機會參與其中是「極大榮幸同埋難得機會」。

溫俊芹指自己有大學禮儀隊經歷,對訓練內容並不陌生。其中,她覺得笑容練習特別有趣,「我哋需要夾筷子噉,過程中一定要露出6到8隻牙齒」。為方便訓練,主辦方還貼心地為每一位義工提供了一支筷子,為了更好表現,她自己在家裏也常常反覆練習。
在香港樹仁大學就讀社工專業的陳穎欣則是首次接觸禮儀工作,表示自己以前在網上見到禮儀小姐代表地區形象「好靚」,「所以有機會就想試下」。活動要求每位禮儀助理都要有10天的服務時間,她指本次全運會是首次三地合辦,儘管學業繁忙,她仍能在學校和老師的支持下抽出時間參與服務。

訓練對陳穎欣頗具挑戰,不過她指堅持就有提升,例如,會對鏡不斷練習,「發現自己可能某啲位做得唔係咁好」,就「再繼續改進,練多幾次」,「習慣咗個感覺就會越做越好」。她此前已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試水」,其中經驗令她收穫頗豐,未來在社會服務中她可以更有經驗地幫助殘障人士。
所有禮儀助理屆時都要統一穿上粉色禮儀服,陳穎欣讚服裝新穎,還融入廣東特色的粵繡設計,「穿上去作為禮儀小姐好有榮幸」。
冀運動員感受人情味 傳遞香港友善形象
展望未來,溫俊芹盼與其他賽區義工及運動員交流,她對來港運動員喊話,「歡迎你哋嚟到國際都市香港,希望你哋感受到香港獨特城市文化氣息,有時間睇一睇香港風景、品嘗香港美食。最重要,希望你哋攞到心儀成績!」
陳穎欣特別提到,網上偶有內地同胞對香港的誤解,認為本次全運會是香港展示友善形象、讓大家改觀的好機會,「希望佢哋喺睇賽事之餘,感受到香港人情味,享受香港美麗景色同品嘗香港美食。同時希望大家享受比賽,為中意運動員歡呼,希望所有參賽運動員獲佳績同享受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