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圍繞經濟和民生兩大主軸,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成立AI效能提升組、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等多項政策措施,亮點紛呈,展現積極作為、銳意革新的決心。
李家超強調,今天的香港,站在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轉型是邁向經濟更強大的必經過程,「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改革創新,自強不息,我們的共同家園香港必定更美好,東方之珠必定更璀璨。」
新一份施政報告亮點紛呈,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的同時,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一系列有力舉措,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影響深遠。
李家超上任至今,致力建立「以結果為目標」的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進一步強化治理,積極作為: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把司局長制訂政策和公務員執行政策兩者的責任更好銜接起來;推動建立有效管理團隊與運作系統;出現問題時查找不足、釐清責任,並按情況進行行政或紀律處理。同時按照問題大小輕重程度,建立「問題調查兩級制」,就嚴重問題進行獨立調查。公務員事務局亦將研究建立更嚴謹的公務員表現評核機制。
發揮優勢 有望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施政報告多管齊下強化治理,提出成立「AI效能提升組」,統籌和指導特區政府部門在工作中有效應用AI技術,研究重組工作流程,以及推動部門進行科技革新。擁抱AI,不只治理提效,李家超指出,香港擁有多項優勢及應用場景,有望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特區政府將有一系列推動AI和數據科學產業發展的措施,推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
「盡快發展好北都,一定對香港好」
「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與「產業發展和革新」在報告中各自獨立成章,前後呼應。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特首親任委員會主席,強調會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以及訂立專屬法例等,展現特區政府勇於突破傳統思維和體制機制的束縛。李家超強調,北都的面積和未來人口約佔香港三分之一,是戰略發展區域,「盡快發展好北都,一定對香港好。」
施政報告同時還突顯頂層統籌新思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提升香港競爭力;文化、體育、旅遊協同發展,提升香港吸引力。
《2025年施政報告》的壓軸專章,聚焦關愛民生,當中涵蓋豐富置業階梯、土地開發、交通、醫療、社會保障等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九大範疇。「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李家超表示,「提升經濟長遠競爭力,增添發展動能,目的就是要為改善民生提供堅實基礎,增加市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世界在變,香港同時面對挑戰和機遇。」李家超說,過去香港經歷過多次經濟轉型,每次轉型迎來的都是經濟更強大,轉型背後承載着無數香港人拚搏奮鬥的故事,「靠的是改革變通、自強不息。這些是香港人的特質,香港成功的DNA。」
放眼未來,李家超滿懷信心地指出,祖國是香港最強大後盾、最龐大機遇,香港同時享有國際機遇的疊加優勢,機遇明顯大於挑戰,「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改革創新,自強不息,香港必定更美好,東方之珠必定更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