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隨著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到來,大灣區的文藝氛圍日漸濃厚。連日來,多部國際劇碼、經典戲曲、小劇場音樂劇等輪番上演,引得不少觀眾跨城追戲。現場不乏拉著行李箱來看戲的觀眾,多個演出火爆至「一票難求」。
臺上與台下「雙向奔赴」:藝術家在觀眾的熱情呼聲中返場獻唱,觀眾與演員自發合唱……這些難忘的場景,共同構成了本屆藝術節的「閃光時刻」。
張國立等大咖灣區「追戲」
接連上演的國際劇碼,不僅讓普通觀眾大飽眼福,也吸引了不少業界大拿的目光。9月10日—14日,俄羅斯戲劇界的「金字招牌」——瓦赫坦戈夫劇院經典話劇《葉甫蓋尼·奧涅金》《萬尼亞舅舅》在深圳濱海藝術中心接連登場。
記者在觀演現場偶遇同為戲迷的著名演員、導演張國立,香港導演司徒慧焯等人,他們皆是慕名「追戲」而來。此前多次因工作安排錯過觀演的張國立,這次終於在深圳「圓夢」。「瓦赫坦戈夫劇院有著世界一流的藝術水準,能帶著圖米納斯導演的經典作品到深圳演出,是一個太難得的機會。這不僅能提升本地觀眾的藝術鑒賞水準,也為本地文藝界提供了國際交流的機會。」張國立說。
9月12日至14日,享譽全球的馬修・伯恩舞劇《天鵝湖》時隔六年再臨廣州大劇院,華南地區僅此一站。三天五場,這部現象級舞劇為灣區觀眾帶來顛覆傳統的野性之美,令觀眾直呼「新奇」。
數十位幸運觀眾通過參與南方+觀演團組織的活動,一睹「男鵝」風采。戲劇迷Fiona表示,正值灣區藝術節,國際重磅劇碼的引入十分難得。「原以為會看到一部保留俄羅斯原版《天鵝湖》經典唯美感的舞劇,卻被穿著羽毛褲,用上肢體態模擬天鵝動作的男舞者吸引。我離舞臺只有幾步之遙,可以感受到很震撼的視覺衝擊力。」
劇迷提著行李箱跨城看戲
9月13日至14日,國內首部抗美援朝題材音樂劇《尋找李二狗》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灣區首演,首站演出由高楊、奇煜、金聖權、黨韞葳領銜主演。
首演當晚,演出尚未開場,檢票口就堆滿了行李箱。不少觀眾背著行囊、帶著專業攝影設備專程跨城「追劇」。演出接近尾聲時,主創團隊準備了一份「彩蛋」,主演們現場教劇中歌曲《奔湧》,還走進觀眾席間,與上千名觀眾共同唱響《我的祖國》。
當「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熟悉旋律響起,演員與觀眾的合唱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廣州場的氛圍真的太棒了!」演出結束後,一位觀眾意猶未盡地向記者展示她拍攝的大合唱視頻。這是她「追劇」的第三站,此前她還在南昌和武漢觀看了演出,「廣州的觀眾特別能接梗,比如‘三折疊’這樣的臺詞,在這一場得到的反響遠比之前更熱烈」。
本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上,不僅音樂劇備受歡迎,傳統戲曲也擁有強大的受眾基礎。9月13日—14日,京劇名家史依弘主演的《霸王別姬》《鎖麟囊》在佛山大劇院驚豔亮相。演出現場十分火爆,加售第三層坐席仍一票難求,還有許多戲迷從廣州、中山和深圳等地跨城追戲。
兩場演出結束後,史依弘都在觀眾的熱情呼聲中返場獻唱,分別加演《穆桂英掛帥》和《貴妃醉酒》。「觀眾朋友們太熱情了,我和整個上海京劇院都十分感動。我們會把最好的兩出戲帶到大灣區。」史依弘說。
「沒想到年輕觀眾特別多。」佛山戲迷、退休大學教師蔣女士感歎:「觀眾看戲的感覺非常好,可以感受到他們沉浸在戲裏,會在精彩的時刻給予熱情的回饋。」
戲迷強薇從廣州趕來看戲,她說:「第一次現場看完整版的京劇《霸王別姬》,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老祖宗的東西真地道。正值灣區藝術節,戲迷能在‘家門口’看到京劇大家的表演,是一次難得的文化交流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