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香港旅遊發展局昨日公布,初步數字顯示上月有515萬人次的旅客訪港,按年升16%,旅客量創疫後單月新高,當中內地旅客佔約422萬人次,按年升15%。另據新華社報道,港珠澳大橋自2018年10月正式開通以來,至今經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往來粵港澳三地的旅客數量已突破9,000萬人次。內地十一國慶黃金周假期將至,有旅遊平台數據顯示,內地旅客對十一國慶期間香港酒店的訂房量已較去年有雙位數增長,大部分均預訂四五星級酒店,訂房日數及價格同樣錄得按年增長,反映他們願意消費,重點是要「花得值」。香港旅遊業界預料,十一黃金周將有約150萬名內地旅客訪港,按年增10%,當中包括1,300個旅行團。
據新華社報道,近年港珠澳大橋客流車流保持強勁增長,2023年全年客流達1,630萬人次,去年增至2,700萬人次;今年以來已逾2,120萬人次,同比增長19%,料今年全年將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大關。隨着內地赴港澳個人遊城市持續擴展及珠海市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等政策的落地實施,今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往來的內地旅客已逾901萬人次。
香港旅遊業持續復甦,業界均對即將來臨的內地十一國慶黃金周假期充滿期望,香港酒店業主聯會、攜程集團旗下Trip.com、香港旅遊業議會及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昨日與傳媒茶敘並作出展望。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預料,十一黃金周期間有150萬名內地旅客訪港,按年增長10%。旅行團雖仍屬小眾市場,但估計期內將有1,300個旅行團、共4.5萬名團客訪港,按年增長亦接近10%。他強調,業界已「完全準備好」招待旅客。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預計,維港兩岸的國慶煙花匯演、中秋節期間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坑舞火龍,以及維多利亞公園的中秋綵燈會將吸引大批旅客到場觀賞,香港旅發局亦已在內地主要省份及城市推出全面宣傳活動,旨在吸引更多個人遊旅客訪港。
對於旅客熱點之一的西貢萬宜水庫東壩或會再現「逼爆」景況,楊淑芬指相關政府部門已提前跨部門預演,並會在黃金周期間向旅客提供景點人流及交通情況等旅遊熱點即時資訊。除了入境旅客外,她預計香港市民會在下月2日至4日到內地探親等,迎來出境小高峰。

酒店訂房量錄雙位數升幅
攜程集團酒店業務部港澳區總經理梁嘉欣分析平台數據時指出,內地旅客於黃金周期間的熱門出境目的地仍是日本、韓國及泰國,香港雖位列第四,但酒店瀏覽量亦按年增加17%,「高峰搜尋為長假期的第三天,而在第六七八天亦較去年高,顯示部分旅客打算在假期較後期出行。」她續說,香港酒店訂房量暫時亦按年錄得雙位數升幅,當中84%客人預訂四五星級酒店,反映旅客注重出遊體驗,而訂房日數及價格都有高單位數增幅。
數據亦顯示,旅客出行目的由過往的純觀光遊覽,改為更傾向於深度遊、娛樂盛事及獨特的本土文化體驗;由物質消費轉為精神投入,梁嘉欣說:「他們注重『花得值』而非『花得多』。」
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表示,近期旅客數字上升速度理想,帶動本港酒店入住率回暖,預料位於尖沙咀等旺區的酒店將有90%入住率,其他地區的酒店相信亦可錄得超過80%入住率,「煙花房搶得好勁。」
他呼籲旅客提前預訂以確保入住心儀的酒店,更全面體驗香港的多元內容。
徐英偉亦指出,現時旅客更講求性價比,建議業界提升服務質素,「相信只要做好宣傳,願意消費的群組中依然有很多人來港。」
盼「一簽多行」擴至穗滬京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亦認同,現時內地旅客重視體驗式消費,追求情緒價值,「吃東西都要睇有否故事,兩個名廚聯乘貴一點都肯。」他促請特區政府善用旅客離境稅新豁免政策,以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中轉,同時向中央政府爭取擴大「一簽多行」政策至包括廣州、上海及北京等核心城市的居民,以及解決香園圍口岸的擠迫問題。
他相信,在業界各方合作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頂級旅遊目的地的地位。

旅客回升證盛事見效 旅遊業倡政府「添食」
香港旅遊業持續復甦,香港旅遊發展局昨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首8個月合共有超過3,300萬人次訪港旅客,按年增長12%,當中非內地旅客佔超過765萬人次,按年增16%,當中來自短途客源市場的旅客按年升18%,長途市場旅客人次按年升19%。 有旅遊業界分析,旅客持續回升,反映盛事經濟見成效,包括上月多場演唱會及大型展覽成功吸引大量旅客來港,加上國際航線恢復及機票價格合理,亦帶動不少海外旅客訪港,建議特區政府應持續爭取更多國際大型盛事落戶香港,同時發展賽馬旅遊、遊艇旅遊及低空旅遊等新旅遊模式,增加多元吸引力。
上月各旅客市場的訪客細明數據有待本月底公布,但根據旅發局早前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7月台灣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升逾24%、來自泰國及日本的訪客更分別升逾30%及47%。長途市場方面,該月來自澳洲的旅客按年增逾35%,英國及法國亦分別上升逾20%。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上月旅客增長首要原因是盛事經濟效應所帶動,「差不多每周都有大型盛事在港舉行,例如歌手鄧紫棋(G.E.M.)在啟德主埸館連開5場演唱會,每場吸引約5萬人入場,旅客佔比接近一半。」8月份亦正值暑假旅遊旺季,日本人氣動漫Chiikawa特展亦成功吸引大量家庭及年輕旅客,進一步推高訪港人次。
對於短途地區市場的增長,他分析香港與台灣地區向來往來緊密,旅發局今年亦在當地大量宣傳,尤其聯同香港兩大主題公園合作推廣,具有相當強號召力。而東北亞航線機位供應充足,票價亦合理,日韓旅客尤其受惠於航班恢復與價格穩定,以至增加訪港意慾。
建議港鞏固中長途市場
至於澳洲及歐洲等長途地區市場,則得益於國際長途航線逐漸恢復,加上內地針對海外市場加強宣傳,推出免簽政策,不少外國旅客趁訪問內地順道遊港。他建議,香港進一步鞏固中長途市場,緊跟國家大力推動入境旅遊的整體規劃。
民建聯經濟及發展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亦指出,8月份正值全球旅遊旺季,香港成為內地及海外旅客首選地之一,與盛事經濟下多項大型活動密集舉行有關,例如大熊貓雙胞胎一歲生日會、沙特超級盃足球賽、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等文化體育盛事,以及多項消費及博覽活動等。同時,部分周邊地區均面對自然災害或安全疑慮,相比下香港作為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成為理想目的地。
針對短途市場表現亮眼,葛珮帆認為演唱會經濟起到關鍵作用,例如8月韓國人氣歌手權志龍開騷,吸引大量粉絲專程來港支持。長途市場的升勢方面,她相信與中澳關係回暖,以及部分海外旅客經香港轉機時順道遊覽有關。
葛珮帆建議,特區政府應持續爭取更多國際大型盛事落戶香港,同時發展賽馬旅遊、遊艇旅遊、銀髮旅遊、離島旅遊及低空旅遊等新旅遊模式,增加多元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