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各界引發廣泛關注。香港以全球第四位的成績創歷史新高,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第一,這一成績無疑是對香港近年來在人才戰略布局與發展成果的有力肯定。
香港此番成績的取得絕非偶然,背後有著諸多深層次原因。在教育領域,香港一直不遺余力地投入。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其專上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特區政府持續堅定投資教育,全力支持院校革新優化,積極發揮一流大學優勢,通過擴容提質以及推行獎學金計劃等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不僅培育了大量本地優秀人才,還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學子前來深造,逐步打造出響當當的 「留學香港」 品牌。在人才引進方面,香港特區政府展現出了極大的決心與行動力。自2022年底以來,一系列針對全球高才、優才、專才的人才引進計劃密集出臺。截至今年8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52萬宗申請,其中超過35萬宗獲批,同期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人。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極大地充實了香港的人才庫,優化了人口結構,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該排名涵蓋了全球69個經濟體,評估主要依據「投資與發展」、「吸引力」與「就緒度」三大人才競爭力因素。香港在三大因素中均有顯著提升:「吸引力」排名躍升8位至第20;「就緒度」從第9升至第4;「投資與發展」也由第13升至第12。從排名中的具體指標來看,香港在多個方面表現亮眼。科學學科畢業生百分比繼續高居全球第一,這凸顯了香港教育體系在科學領域的卓越成效,為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財務技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管理層薪酬和管理教育效能均位列全球第五,彰顯出香港在金融領域的深厚底蘊以及對管理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也反映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高端金融與管理人才強大的吸引力與培育能力。
香港此次在人才排名上的重大突破,意義深遠。於香港自身而言,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的競爭力地位。在經濟發展層面,不同領域人才的匯聚,將為香港的金融、貿易、航運、創新科技等核心產業注入新活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提升整體經濟實力;在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方面,多元文化背景人才帶來的創新思維與理念,將助力香港打造更具活力與包容度的國際大都市形象。
展望未來,香港仍需乘勝追擊。在政策方面,應持續優化人才引進與培育機製,精準對接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的人力需求,針對新興產業和關鍵領域,製定更具針對性的人才政策,進一步提升人才庫的多元性及人才計劃的成效。在教育資源投入上,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國際教育交流合作,持續提升香港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確保在全球人才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同時,香港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內地其他城市以及國際社會的人才互動,在為自身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的同時,也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香港此次在人才排名上的卓越表現,是一個耀眼的成績,更是邁向更輝煌未來的新起點。
本網評論員 江金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