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繼北京和上海後,深圳也發布新一輪樓市鬆綁措施。深圳戶籍居民、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1年的非深圳戶籍居民在6個區域購房不限套數,無社保或個稅少於1年的非深圳戶籍居民限購2套,另有2個區域不再審核購房資格,自9月6日起施行。
新政實施首日,有羅湖區中介指買家看房量即漲10%。分析認為,政策在「金九銀十」關鍵期推出,有助為樓市注入積極信號。專家解讀,港澳居民在深圳購房名額有待官方解釋,但政策有利樓市氣氛,為未有房的港人北上置業增添入市信心。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涉及8個區域。其中羅湖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深圳戶籍居民、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1年的非深圳戶籍居民,徹底取消限購,不符條件的非深圳戶籍居民限購2套住宅;鹽田區、大鵬新區則徹底取消限購。新政還規定,單身人士按照家庭執行限購政策,這意味着戶籍單身人士可以在核心區購買2套。
福田南山區維持限購
至於福田區、南山區和寶安區新安街道維持限購,深圳戶籍家庭限購2套,非深圳戶籍家庭社保或個稅滿1年限購1套,多子女家庭可額外增購1套。
至於港人購房政策是否有變化,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而言「非深圳戶籍居民」指內地居民,而港澳人士適用於另一套涉及境外的政策,除非在文件中單獨註解,例如特別提及「包括港澳居民在內」,其具體解釋應以官方為準。
分析認為,對於在深圳無房的港人,這次新政為他們打開了在深圳購房的方便之門,尤其是可以選擇在羅湖、龍華等區域置業,上述片區離地鐵站、高鐵站近,到香港較近。
談及新政對樓市影響,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研究總監徐楓表示,深圳「雙區」(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聚集的城市發展紅利,讓深圳房地產市場需求端,無論居住、商業辦公,都具備持續吸引力,此前與此次政策都在於精準、高效地引導有效需求的釋放。
釋放購房需求 去庫存提速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宋丁希望政策應更加積極進取:「深圳其實不缺房,限購政策應該全面放棄,深圳房屋總量是1281萬套(含農民房571萬套),常住人口是180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只有600多萬,居住證人口1200萬,這些人口流動性強,很多在外地有房或在老家建房,故不如一次性徹底放開限購。」
內房市場連續數年下行,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西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經過長達4年的下跌,深圳很多區域房價較高峰期減半,隨着購房門檻和成本大幅降低,可能令更多投資者有能力負擔深圳住房,相信深圳是次新政刺激,加上「金九銀十」到來,將明顯刺激外圍去庫存化,推動新房交易告別前期低迷態勢。
新政首日|南山業主即出手 增購羅湖新房
深圳樓市新政首日,在南山片區已經擁有一套房產的楊先生在得知限購解除後,立刻選擇在羅湖區水貝購買了一套40平米左右的新樓。楊先生告訴記者:「我一直在看房,小孩過幾年就要上初中了,羅湖片區有幾所好的初中,現在出手,剛好可以累積積分讓他未來上一個好初中。」
羅湖蓮塘金岸里銷售經理陳先生透露:「昨天電話諮詢量、來訪量相較同期上漲了10%左右。」本次新政,鹽田區和大鵬新區完全取消限購,有大鵬新區的居民表示:「大鵬整個新房上半年成交才123套,6、7、8月新房成交都是10套以下;二手成交就更少,半年才68套,南山區一個樓盤半年的成交都是它的2倍。」他分析,即便讓隨便買,購房者也不會衝動,可能會有外地戶籍的人買來養老。

氣氛回暖|京滬上月鬆綁 第四季成交勢反彈
剛過去的8月,內地樓市連接有重磅利好政策,北京、上海兩大一線城市相繼放寬限購。國金證券指出,從政策支持方向來看,上海通過多維度政策結合有效支持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北京重點激活五環外市場,解決高庫存去化問題,預計在政策支持下,料第四季度樓市成交量有望迎來反彈。
國金證券的研報指出,從政策支持方向來看,上海通過多維度政策結合有效支持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北京重點激活五環外市場,解決高庫存去化問題,料未來北京及上海的樓市成交熱度相比前期有所提升,進一步鞏固止跌回穩的基礎。同時,考慮到當前地產板塊估值偏低,建議逢低配置地產股,首推重點布局深耕核心一、二線城市,主打改善產品,具備持續拿地能力的房企。
市況升溫 發展商加快推盤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則指出,繼北京、上海之後,深圳調控政策優化也如願到來。一方面,7、8月政策傳聞多,但始終未能落地,觀望情緒濃厚,政策出台可以提升市場信心,加快開發商推盤節奏和客戶入市意願,刺激需求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