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天安門廣場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裝甲列陣,戰鷹呼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閱兵於今日舉行。這場規模空前、裝備全新、亮點紛呈的盛大閱兵,不僅是對歷史的緬懷,更是對現實的回應,對未來和平的莊嚴承諾。45個方(梯)隊、70分鐘閱兵式、全部國產現役主戰裝備,這些數字背後是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威懾力的生動體現。
歷史的長河在此刻迴旋。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勝利不僅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閱兵場上,歷史的厚重與現實的鋒芒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力量場,既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又展示實力,應對現實挑戰。
閱兵展現自信
這次閱兵的國際化程度超越以往,無論是觀禮嘉賓還是閱兵方隊,陣容都超過了2015年的勝利日大閱兵。這種開放性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中國不僅是地區穩定的維護者,更是國際秩序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但也不會犧牲核心利益換取短暫和平。所有受閱裝備都是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展示了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跨越式發展,這種實力的積累不是為侵略他國,而是為保衛和平。
中國周邊確實存在一些挑戰和挑釁,中國始終保持克制容忍,但這種克制不等於軟弱。閱兵展示的現代化軍事力量,正是為了讓潛在挑釁者清醒認識到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與能力。威懾不是為了發動戰爭,而是為了預防戰爭;展示實力不是為了炫耀武力,而是為了維護和平。這種辯證關係體現了中國傳統智慧與當代戰略思維的完美結合。
中國的發展成就不是靠侵略擴張取得的,而是通過艱苦奮鬥、和平合作實現的。中國軍事力量的增強,始終遵循防禦性國防政策,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威脅任何國家。相反,中國軍隊積極參與國際維和、人道主義救援等行動,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這種和平崛起的道路,打破了「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了新選擇。
閱兵場上鏗鏘有力的步伐,現代化武器裝備的震撼展示,背後是無數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結晶和國防建設者的辛勤付出。從2019年國慶閱兵到此次抗戰勝利日閱兵,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速度令人矚目。這種快速發展不是軍備競賽,而是正常國防建設的需要,是作為一個大國維護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但必須有足夠能力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
繼續以實力保和平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衝突頻發。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通過閱兵展示國防現代化成果,既增強了國民信心,也為世界注入穩定性。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中國軍事力量的合理增長,是對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而非威脅。那些以零和思維看待中國國防現代化的觀點,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利於國際合作。
八十年前,中國人民以巨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不可磨滅貢獻;八十年後,中國作為和平崛起的負責任大國,繼續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新貢獻。閱兵場上展示的不僅是國防現代化成果,更是一個文明古國走向復興的自信與從容,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捍衛和平的決心與能力。
鋼鐵長城守護文明之光。這次大閱兵向世界傳遞的信息是明確而堅定的:中國將繼續沿着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走下去,既有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也有與世界各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誠願望和切實行動。歷史不會被遺忘,和平更需要被守護。這就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真正意義,也是這次盛大閱兵留給世界的最重要啟示。
當戰鷹掠過天安門上空,當鏗鏘步伐震動大地,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更是一個文明古國在現代世界的重新定位,強大而和平,自信而開放,傳統而現代。這種複雜性、這種辯證統一,正是中國道路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國為人類文明提供的全新可能性。國安、港安、家安,最終都匯聚為文明的安全、和平的安全、人類共同未來的安全。這就是從閱兵場延伸出的中國承諾,也是一個古老文明對世界的責任擔當。「國安港安家安」六個字,勾勒出國家安全與個人幸福的有機聯繫。國家安全不是抽象概念,它扎根於國家沃土,舒展於百姓生活,最終體現為每個家庭的安寧幸福。香港的特殊地位使其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香港歷經風雨,其命運始終與國家緊密相連。它是「一國兩制」的試驗田,是國家開放的窗口,更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樑。維護國家安全,就是保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就是守護千家萬戶的平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