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9月1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香港發布「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名,「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東京-橫濱」,成為全球第一大創新集群,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強勁活力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澎湃動能。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獲悉,近年來,粵港澳攜手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服務全鏈條,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的知識產權支撐。
本次創新集群排名發布也是為將於9月16日發布的《2025全球創新指數》作鋪墊。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在2020-2024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二,2025年首次登頂世界百強榜首。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澳門-珠海」創新集群連續第二次入圍世界百強榜。此次全球創新指數的最新排名顯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充分體現了大灣區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方面的積極成效。

據介紹,近年來,廣東省政府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合作共建國際一流灣區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573個、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範企業1243家,開展重點產業專利導航100多項,推進實施粵港澳知識產權合作項目445項,組織六屆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六屆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五屆知識產權人才發展大會等,助推大灣區創新發展。
在專利轉化運用方面,「十四五」期間,廣東專利轉讓許可及受讓被許可等轉化次數達69.27萬件,居全國首位;全省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額新增 8305.48億元(人民幣,下同),惠及企業1.67萬戶。創新集群中的廣州和深圳,分別獲批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深圳河套)國際轉化試點平台,落地全國首單港澳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首個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保險中心、首單以專利商標權為主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等。截至今年7月,廣州和深圳累計發行118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規模超240億元。
在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方面,廣東推進廣州、深圳國家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建設,建設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示範區6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16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8家,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更加完善。
據介紹,接下來,廣東將圍繞促進科技自立自強,深化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持續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運用,優化知識產權市場化運行機制,提高創新成果轉化效能,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有力地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