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前海5號樓」正式啟用!打造國際人才進入大灣區「第一站」
作者:吳瑞玲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8-29 10:31
【識港網訊】 8月27日上午,「前海5號樓」在深港各界的共同見證下正式啟用。作為深圳市委組織部與前海管理局聯合打造的國際人才創新街區地標,「前海5號樓」以「國際化、樞紐型、全天候、未來感」為特點,將以人才鏈為牽引,串起創新鏈、激活產業鏈、融通資金鏈,助力深圳打造最好的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

【識港網訊】 8月27日上午,「前海5號樓」在深港各界的共同見證下正式啟用。作為深圳市委組織部與前海管理局聯合打造的國際人才創新街區地標,「前海5號樓」以「國際化、樞紐型、全天候、未來感」為特點,將以人才鏈為牽引,串起創新鏈、激活產業鏈、融通資金鏈,助力深圳打造最好的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

前海構建「四鏈融合」 打造全球人才樞紐

人才是第一資源。據悉,「前海5號樓」啟用後將加快成為融匯「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國際人才樞紐,推動前海成為人才實現夢想的「黃金舞台」。

「前海5號樓」精準定位於服務各類人才,布局「探索之門」「無界空間」「城市看台」等8大功能區域,全面覆蓋人才發展的多元場景。這裏以「5號樓,周五見」為品牌IP,常態化舉辦「星咖派」「星火工坊」「星空講堂」「星躍發布」「星途體驗」等活動,旨在打破學科、行業、時空、地域壁壘,構建全時空、無界、自由的創新生態。

活動現場,各方代表發起成立「SIES聯盟」,該聯盟通過連結科學家、企業家、創業家、投資家,以「引一名人才、鏈一個團隊、落一個項目、促一個產業」為目標,構建「四鏈融合」創新生態。與此同時,國際人才創新研究實驗室(海外人才數據庫)、數據合規服務中心、國家分子藥物創新中心、大灣區人工智能應用研究院、京東科技生態智算中心等五大創新平台在現場同步發布。深港合作基金、行雲集團總部、芬蘭通力電梯南方總部、新加坡會芯半導體前海總部、動界智控深圳機械人關鍵硬件模組前海寶安研發製造中心等五大重點項目集中落地。

深圳前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合作平台,有基礎、有能力為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作出貢獻。

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尹曉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去年香港大學青年科創學院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正式開園,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已孵化出65家企業。他強調,前海夢工場是給青年人夢想成真的地方,「前海5號樓」的建立為更多創業團隊提供寶貴的成長空間。

激活創新生態 港深聯合發出72小時體驗券

本次活動上,前海聯合香港向全球人才發出72小時體驗券,提供500張飛機票、200間濱海房、1000個高薪崗位,邀全球人才來灣區參訪、體驗、考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推出72小時體驗券是今年香港與前海合作區簽署「合作備忘錄」後的具體落實工作之一,旨在深化香港與深圳前海在人才引進、服務及發展等領域的合作。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在前海工作的外國人才超3000人,生活的外國人才超5000人,研究生以上人才超5.1萬人,集聚66萬名現代服務業人才和產業科技人才,人才集聚效應持續凸顯。

「經各類人才計劃來港後,可通過『72小時體驗券』進一步來到深圳,尤其是到前海參觀,體驗這裏的發展。」何啟明表示,「我們將為國際高端人才提供定製化服務,邀請他們來到深港實地考察體驗,並根據專業背景精準匹配項目資源,做好全流程服務保障」。

港深聚勢協同發展 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活動上,戴盟(深圳)機械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段江嘩作為青年創業家代表,分享了團隊從香港到深圳,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化的創業歷程及對「四鏈融合」生態的切身感悟。據介紹,今年4月戴盟機械人已正式發布全球首款多維高解像度高頻率視觸覺傳感器、多維觸覺感知五指靈巧手、便攜穿戴式遙操作數據採集系統。

「深港協同創新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標籤」段江嘩說,「作為機械人公司,現階段我們市場裏有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海外客戶,而前海的產業鏈、國際人才聚集和政策優勢能夠幫助企業快速進行國際市場擴張。」

前海成立15年來,始終堅持「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以制度創新「試驗田」破除人才發展壁壘,以創新人才「集聚區」匯聚全球智力,以人才發展「宜居地」優化服務生態,成功打造出可複製、可推廣的人才工作「前海樣板」。

未來,「前海5號樓」將持續升級「一站式」服務功能,為人才提供最新政策諮詢、連結最優創投資源、實現最精準崗位對接,全力打造國際人才服務的「核心樞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提供強大支撐、注入強勁動力。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