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7月28日,廣東省第十三屆少兒藝術花會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東莞市文化館落幕。本次深圳寶安區參賽作品涵蓋音樂、曲藝等,摘得1金2銀3銅,彰顯寶安區在全民藝術普及和全民美育中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
廣東省少兒藝術花會於1986年創辦,每三年舉辦一屆,面向16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設有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四個門類的少兒藝術專場比賽,另有包含美術、書法、篆刻、手工製作類別的少兒美術書法展,為全省少年兒童提供展示藝術風采的平台。本屆花會自3月啟幕,收到全省報送復賽作品425件,包括藝術專場作品182件、美術書法作品243件。經評選,藝術專場共有90件作品晉級決賽。美術書法作品評出一等獎24件、二等獎36件、三等獎61件。
其中,由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中心選送的音樂類作品《莫負中華滿庭芳》摘得金獎,曲藝類作品《太卷了》獲銅獎。在少兒美術書法展中,由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中心選送的5個靜態作品入圍決賽。其中書法作品《桃花源記》節選、《三徑五湖》對聯獲銀獎,美術作品《碼頭》、《群賢賞春正當時》獲銅獎。
寶安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編排作品《莫負中華滿庭芳》,寶安區文化館從去年8月組織藝術家,前往位於寶安區新橋街道的曾氏大宗祠進行採風。創作團隊希望在歌曲中融入曾氏大宗祠家風文化。為提升作品質量,創作團隊幾易其稿,編曲部分借鑑廣東膾炙人口的童謠《月光光》,並特邀著名詞作家李維福、作曲家尹良等專家聯袂打造。節目最終以表演唱形式呈現,演出團隊經多次排練,不斷優化動作設計,直至調整出最佳舞台效果。
決賽評委劉蓉惠教授表示,音樂類作品《莫負中華滿庭芳》舞台以古老的城牆和老祠堂為背景,歌詞以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描述「詩書大學堂、曾祖故里翰墨香、少年郎不負祖先當自強」的思想。音樂部分各聲部交替進行,旋律優美,伴奏與演唱互為補充,演唱和諧。小演員們在舞台上的演唱聲音色很好,音準和語言也不錯,強弱處理得當。舞台造型也有特點,一群少男少女手持團扇,顯得典雅別致,帶給評委耳目一新的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莫負中華滿庭芳》部分參演者是寶安區文化館經過三年公益培訓「孵化」出的素人演員。從2022年6月開始,寶安區文化館公益培訓啟動!每年開設聲樂、舞蹈、古琴、書法等35種免費課程,去年培訓800多場,佔了全市的三分之一,並先後組建童聲、青年、老年三支合唱團,邀請吳靈芬、姚峰、尹良等音樂名家現場指導。
據悉,未來,寶安區將繼續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堅持精品引領和全民藝術普及,充分激發文藝創新活力,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