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習近平為何強調這三個關鍵詞?
2025-05-08 10:08

【識港網訊】世界局勢風雲變幻,大國外交的舉棋落子格外矚目。

5月7日,習近平主席開啟擔任國家主席後第11次俄羅斯之行,赴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

如何看待特殊歷史年份的這次重要訪問?習主席為何強調中俄要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發展振興的同行者、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

01

特殊歷史年份的重要訪問

從北京到莫斯科,飛越5個時區,跨越廣袤的亞歐大陸,這是習近平主席的專機飛越最多的國際航線之一。

俄方以最高規格禮遇,迎接第11次到訪的中國老朋友。習主席的專機進入俄羅斯領空後,俄空軍戰機升空護航。

俄羅斯戰機升空護航。

習主席抵達莫斯科伏努科沃專機機場時,俄羅斯副總理戈利科娃等政府高級官員熱情迎接。

俄方在機場舉行隆重迎接儀式。軍樂團奏中俄兩國國歌。習主席檢閱儀仗隊並觀看分列式。

儀仗隊列隊迎接習主席到訪。
儀仗隊分列式。

習主席乘車從機場赴下榻飯店途中,當地民眾以及中資企業和留學生代表聚集在道路兩旁,手持紅色橫幅,揮舞兩國國旗,熱烈歡迎習主席到訪。

莫斯科街頭醒目的歡迎標語。
沿途歡迎習主席的俄羅斯民眾。

一次次跨越山海而來,引領中俄走出了一條大國、鄰國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嶄新道路,也留下了相互支持對方舉辦大型活動等外交佳話。

這次訪問,有着特殊的歷史背景和重要意義。

從時間節點來看,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

從國際局勢來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

克里姆林宮。

習主席曾指出,要「以寬廣視野、長遠眼光看待和把握中俄關係」。

在歷史縱深中看待中俄關係,在百年變局中把握中俄關係,是讀懂習主席此訪的關鍵。

7日,習主席在《俄羅斯報》發表題為《以史為鑒 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中說,中國和俄羅斯都是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是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完善全球治理的建設性力量。他強調中俄要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發展振興的同行者、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

莫斯科。

 

02

「歷史記憶的守護者」

習近平主席此次俄羅斯之行,一項重要安排是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這是習主席時隔10年再次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

莫斯科紅場。

去年10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中俄元首商定,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為契機,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國際公平正義。

今年2月,習主席在同普京總統通電話時表示,兩國將開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

5月,習主席如約而至,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強調中俄要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

莫斯科。

如何守護好這份歷史記憶?

習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強調,要堅持正確二戰史觀。中國、蘇聯分別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和歐洲主戰場,是抗擊日本軍國主義和德國納粹主義的中流砥柱,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

「主戰場」「中流砥柱」「決定性貢獻」,這是中蘇兩國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歷史事實,不容忘卻。

習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說,一切歪曲二戰歷史真相、否定二戰勝利成果、抹黑中蘇歷史功績的圖謀都不會得逞!對於任何企圖開歷史倒車的行徑,不僅中俄兩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各國人民也不會答應!

無名烈士墓。

10年前,中國首次應邀派出了由102人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方隊參加紅場閱兵。

今年,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將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

5月7日,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綵排的空中飛行梯隊飛越紅場。

習主席多次指出,中俄關係發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歷史邏輯。此次訪俄,習主席強調,中俄關係具有清晰歷史邏輯、強大內生動力、深厚文明底蘊。共同的歷史記憶、深刻的歷史邏輯,為此訪標註了清晰的歷史方位。

習主席在署名文章中這樣寫道:「歷史的記憶和真相不會隨着歲月流逝而褪色,帶給我們的啟迪永遠映照現實、昭示未來。」

莫斯科街頭的勝利日旗幟。

 

03

「發展振興的同行者」

元首外交,是中俄關係中最遒勁有力的一筆。

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在不同場合會面已有40多次,這是全球外交舞台上罕見的交往紀錄。

今年以來,習主席與普京總統兩度戰略溝通,此訪期間將實現年內首次面對面會晤。

莫斯科河畔的克里姆林宮。

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邁入新時代,兩國探索出一條「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相處之道,樹立了新型大國關係和相鄰國家關係的典範。

習主席曾指出,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是中俄兩國關係最本質的特徵。

當地時間7日,習主席在機場書面講話中進一步指出,雙方已經成功探索出一條相鄰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打造了以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為內核的新時代中俄戰略協作精神。」

莫斯科。

去年5月普京訪華時,習主席強調要「構建中俄互惠互利新格局」。兩國元首同意積極尋找兩國利益匯合點,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利益交融,實現彼此成就。

作為發展振興的同行者,2024年中俄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中國連續15年保持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

此訪期間,中俄兩國元首將就新形勢下中俄關係發展以及一系列國際和地區重大問題進行戰略溝通。兩國將達成哪些重要合作成果,值得期待。

莫斯科。

 

04

「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二戰結束前後,國際社會作出的最重要決定就是成立聯合國。

「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聯合國憲章》序言中的重要宣示,正是對兩次世界大戰慘痛教訓的深刻反思,展現出人類對持久和平的深切渴望。

莫斯科的勝利廣場。

80年前,誕生於二戰餘燼之上的聯合國,是人類擺脫「強權即公理」的叢林法則和以西方為中心的等級秩序的偉大嘗試。

80年後的今天,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

7日,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說,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我們越要堅持和維護聯合國權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持續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莫斯科河。

作為二戰主要戰勝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具有全球影響的大國和鄰國,中俄關係遠超雙邊範疇,深刻影響世界格局。

近年來,中俄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平台密切協作,助力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為促進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作出重要貢獻。

去年,俄羅斯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在中方大力支持下,金磚擴員後首次領導人會晤取得成功。中國作為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正在陸續舉辦主席國活動,也得到俄方大力支持。

在機場書面講話中,習主席說,中俄兩國將攜手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莫斯科。

以史為鑒,共創未來。

習近平主席在特殊歷史節點上開啟的這次訪問,不僅將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注入新動力,也將彰顯中俄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大國擔當,為動盪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