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電商助外貿優品內銷
2025-04-29 11:25

【識港網訊】美國掀起關稅戰,國際貿易環境複雜化。作為中國外貿大省的廣東,多個零售平台都在出手支持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28日,廣州舉行外貿優品中華行廣州站活動「電商助力廣貨優品拓新路」,幫助外貿企業將優質外貿產品轉內銷市場。淘天集團外貿精選招商負責人黃慧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淘寶天貓已啟動「外貿精選」專項,助力外貿商家快速「外轉內」。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有近兩萬家企業諮詢進駐,其中廣東企業數量多、比重大。具體貨品方面,日用百貨、服裝、小家電還有運動類出口產品申請比較多。

「我們收到外貿企業進駐的申請非常多,後台的同事為加速審核每天加班到晚上11點。」黃慧表示,外貿企業適合「外轉內」的產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內地消費者需求特別旺的基礎款,比如生活用品、家電小件。另一類就是有特殊賣點、拿過專利、在海外賣得很火的商品,可以彌補國內市場的空白。

 

助白牌廠商內地「露臉」

對於做貼牌加工、沒有自己品牌的外貿企業,黃慧表示,平台會全程支持這類企業註冊內地品牌,為這些企業提供「背書」,幫商家在買家面前更好地「露臉」。他說:「我們希望扶持一批新的國貨品牌,把高質價比的外貿好貨帶給更多內地消費者。」

廣州市場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英認為,廣州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和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這是本地企業能夠扎實發展的重要基礎。她指出,這方面的優勢在近期已初見成效,「至少在短期內,美國的一些產品還難以取代我們在供應鏈上的競爭力。」

 

多企業與採購商達成意向合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舉行以來,已經與廣東廣州多家外貿企業與採購商達成意向合作協議,意向成交總金額超6.8億元(人民幣,下同)。除了線上電商外,廣州不少本地連鎖經營企業已經啟動相關活動。「我們正在和外貿供應鏈對接洽談,開拓高質產品,重點產品還可享受首年渠道費減免。」勝佳超市總經理麥家應表示。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吳偉華表示,這次活動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電商平台、行業商協會優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企業快速適應國內和國際其他市場環境,打開外貿產品的國內國際銷售渠道。

 

玩具企拿下五千萬元內銷訂單

東莞茶山舉辦AI毛絨玩具新品首發會暨毛絨玩具產業集群發展推介活動,推動毛絨產業帶出口轉內銷。(網上圖片)

 

作為全國外貿大省,廣東不少城市亦陸續「出招」幫助企業「外轉內」。在東莞,東莞茶山舉辦AI毛絨玩具新品首發會暨毛絨玩具產業集群發展推介活動,推動毛絨產業帶出口轉內銷,有玩具企業直接拿下5,000萬元出口轉內銷採購大合同。為了開拓內地市場,位於東莞的港資企業東莞皓奇樂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琳表示,他們面向全年齡段開發出AI陪伴小熊系列,將訂單轉內銷。她表示,公司3月初才立項,然後全力設計、生產,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已經將面向內銷市場的產品生產出來了。

在佛山的港資企業溢達紡織則成功從歐美市場轉型到內銷市場。2020年,溢達集團旗下子公司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流失了大量歐美市場的訂單,其中美國市場幾乎清零。但如今,溢達集團已經通過原創高端品牌PYE派和高質價比品牌十如仕,以及轉型高附加值的「科研產業化」、全產業鏈數智化技術與服務等新業務,站穩內地市場。

溢達集團品牌及零售副總裁、十如仕總經理蔡崴表示,對比海外訂單,國內訂單模式的特點則是「短、平、快」,交期更短、訂單量較小,對「小單快反」的要求也更多。他分享稱,要做好轉型,無論是產品還是員工的能力,都需要全面提升,更多的是要快速響應、滿足客戶的需求。

 

廣東時裝周助外銷品牌打響內銷知名度

持續一周的2025廣東時裝周—春季(第35屆)27日在廣州番禺落下帷幕。本次時裝周吸引了300多家企業、上千個時尚品牌參與。面對外部環境變化,不少服裝企業加快布局內需市場,以應對新一輪出口挑戰。

美國自5月2日起取消部分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並將每件郵包徵稅標準提高至100美元,勢必增加內地跨境電商的出口成本,尤其對快時尚服裝企業衝擊明顯。「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反而釋放出國內高端製造產能。」湖南狐軒服飾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胡軒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言,大環境逆風之下,正是企業逆勢布局的時機。

胡軒表示,當前消費者的需求已由單純的價格導向,轉向對品質與幸福感的追求,通過高品質的原創品牌轉做內銷市場潛力很大。

在外貿環境持續承壓下,本屆時裝周的如期舉辦亦被業界視為信心之舉。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韶通受訪時表示,廣東服裝產業憑借高質量、高性價比及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在國際市場具備競爭優勢。他說,廣東時裝周不僅有助鞏固廣東服裝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同時也緊貼內需消費升級的趨勢,提升廣東服裝品牌在內地市場的知名度,更好地打入內銷市場。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