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尋找石澳網紅景點背後的歷史遺蹟
來源:橙新闻    2023-11-14 17:09

港島南區的鶴咀半島,風光明媚,吸引許多富豪聚居。但半島上也有不少村落留存至今,以石澳、大浪灣村和鶴咀村的人口較多,合稱「石澳三村」。另外面向大潭港一邊散佈五條村,由北至南是爛泥灣、東丫、東丫背、銀坑和土地灣,合稱「爛泥灣五村」。

石澳的歷史

1841年1月英國人登陸香港島,5月15日進行人口統計,記錄了20條村,其中3條在鶴咀半島,分別是石澳(石礦村,150人)、土地灣(石礦村,60人)和大浪灣(漁村,5人),顯示石澳村的規模不小。

石澳鳥瞰

石澳是雜姓村,居民以李、陳、吳等姓最多,有本地人、客家人和水上人,昔日主要分佈在上高圍、山仔、南邊村(螺篤)、天后古廟周邊和大浪灣。早期以採石為生,亦有從事打魚、養豬、種稻和種菜,及後有村民任職海員。

踏入二十世紀,石澳開始變化。一班英國商人向港府申請在石澳興建高爾夫球場,供他們消閒玩樂。但因遇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計劃擱置。1924年港府同意批出數個花園地段和一批鄉郊建屋地段,給英商組成的石澳發展有限公司興建高爾夫球場,同年興建石澳鄉村俱樂部會所(三級歷史建築)。石澳村民指港府當年以不公平的措施徵收原居民的土地,令他們喪失不少產業。此外,港府又動用公帑興建連接市區至石澳的道路,令這個偏遠角落的交通得以改善。英商在石澳道和大浪灣道興建了22間獨立屋(其中石澳道3號和7號自1929年建成以來未有重建,已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與此同時,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開辦巴士線往來中環的酒店和大浪灣,方便旅客前往暢泳。

1933年中華巴士公司(中巴)獲得港島區專營權,但當時沒有經營大浪灣這條巴士線。戰後有潮汕和海陸豐籍人士遷入石澳村,人口增加,石澳居民會在1947年開辦巴士服務往來石澳至筲箕灣,1951年由中巴接辦。今天所見的兩層高石澳巴士總站乃1955年建成,由徐敬直的興業建築師樓設計,屬早期現代主義風格,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巴士站,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石澳村還有一座戰後初期興建的大屋,被古蹟辦專家建議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香港島碩果僅存的醮會

雖然石澳有不少洋人居住,但石澳村的傳統風俗並未消失。村中有座天后古廟,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建,兩進式結構,是石澳三村居民的信仰中心,屬三級歷史建築。每年石澳村、大浪灣村和鶴咀村聯合舉辦天后誕,搭棚演戲,但誕期不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而在農曆八至十月間(日期由問杯決定),以避開風季和游泳季節,是全港最遲慶祝天后誕的地方。此外,三村每隔十年合辦太平清醮(年份逢六),讓散居四方的村民回來聚首一堂,這是港島區碩果僅存的打醮活動。

 

石澳太平清醮

距離石澳不遠的大浪灣村,因海灘大浪而得名。早年人口不多,又位處一角,到1970年代才有水電供應。村中沒有廟宇,只有土地神壇,唯一古蹟是在面向大海的摩崖石刻,石面刻有幾何圖形和抽象的鳥獸圖紋。此石刻在1970年才被發現,專家估計約有三千年歷史,相信是漁民留下的遺跡,可能與宗教有關,目的是鎮撫怒海,保佑航行平安。類似的古代石刻在大浪灣對面的東龍島,以及不遠處的蒲苔島亦可見到,這三處石刻都已成為法定古蹟。

鶴咀燈塔:香港首座燈塔

鶴咀村位於鶴咀半島中部的高地上,最早定居是姓朱的客家人,祖籍廣東長樂(今五華)。據朱氏後人說,十五世祖朱居元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與妻子攜同八子一女到港島石塘咀生活,後因該處有虎患,舉家遷往九龍沙埔村,另有一房人移至鶴咀開村,以農耕為生。

今天的鶴咀村已成為雜姓村,朱氏後人大多遷往石澳或市區居住,留下一座建於十九世紀的麻石更樓。此更樓高約九米,外牆開有小窗,有強盜來襲時可作為村民藏身之所,同時亦可儲存財產。後來社會太平,朱氏將更樓改為學校,直至1967年香港大東電報局捐款在毗鄰興建鶴咀村學校,更樓才棄置,今為二級歷史建築。

 

鶴咀燈塔

早年香港海上交通不算繁忙,1869年蘇彝士運河開通後,東西貿易轉趨蓬勃。

為此港府1875年在鶴咀半島南端建立香港首座燈塔,指引船隻進出水域。燈塔高9.7米,圓柱形設計,以麻石砌成。1893年橫瀾島燈塔啟用,鶴咀燈塔的重要性下降,終在1896年停止運作,原有的燈器及設備轉移至青洲一座新建燈塔使用。到了1975年,鶴咀燈塔改用全自動化操作,重亮燈光。二次大戰之前,香港水域共有七座燈塔,今尚存五座,除了鶴咀燈塔和橫瀾燈塔,還有青洲舊燈塔(1875年)、青洲新燈塔(1905年),和荃灣汲水門的燈籠洲燈塔(1912年),現在都已被列為法定古蹟了。

鶴咀半島水域有豐富多樣的生物,1990年香港大學在鶴咀燈塔旁設立海洋科學研究所,室外擺放了一條長約八米的雄性長鬚鯨標本。1996年漁護處指定該處為海岸保護區,禁止進行水上和沿岸活動。

鶴咀半島炮台

1930年代中後期戰火逼近,英軍在港島和新界興建許多軍事設施。港島的設施集中在南部海岸,由西端的摩星嶺至東端的歌連臣角陸續加建炮台,其中鶴咀半島有兩座,隸屬東海岸射搫指揮部(Eastern Fire Command)。位於鶴咀燈塔附近的博加拉炮台(Bokhara Battery,又譯博夏勒炮台)有兩個炮位,裝配從魔鬼山砵甸乍炮台運來的9.2吋口徑大炮,由皇家炮兵團第八重炮兵營駐守。鶴咀村對上山麓的鶴咀炮台(Cape D’Aguilar Battery,又譯德己立炮台)也設兩個炮位,但規模較小,配備皇家海軍提供的四吋口徑大炮,由皇家香港義勇軍團第一炮兵連駐守,主要是輔助博加拉炮台。由鶴咀村下望海邊,可見戰後棄置的機槍堡。

1941年12月18日,日軍登陸港島北岸,一路向南推進。鶴咀半島兩座炮台未真正還擊,守軍便奉命撤退,離開前破壞炮台,以免落入敵軍手中。戰後炮台棄置,大東電報局(今香港電訊)借用博加拉炮台的炮位安放通訊和無線電設施。

至於鶴咀村對上山坡的鶴咀炮台則被密林掩蓋,消失於視野中。這兩座炮台已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鶴咀炮台

其他軍事設施

鶴咀半島西岸的海灣有五條村,以爛泥灣最大,合稱「爛泥灣五村」。由於交通不便,居民不多,東丫更有許多房屋被棄置,荒廢多時。若非多年前有傳媒揭發東丫背的寮屋非法擴建成豪宅,外界也不會注意這隱世村落。另外,有修道人士喜歡此處環境寧靜,1979年在爛泥灣附近興建蓮鶴仙觀,2000年增建一座更大的宮觀。

爛泥灣五村位置隱蔽,英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在土地灣、銀坑、東丫背和東丫建立軍事設施,防禦敵人進襲。今天在土地灣可見到機槍堡和探射燈台,銀坑有兩座小型的機槍掩體,東丫背有機槍堡和一座兩層高建築物,可以登臨,估計是觀測台或探射燈台,東丫亦有機槍堡和探射燈台。可惜這些設施荒廢日久,結構破落。

在鶴咀半島東岸的石澳泳灘和石澳灣也可找到戰時的機槍堡、探射燈台、軍用平台和觀測台,但1941年12月日軍入侵香港時,沒有如英軍預期在港島南部登陸,以致這些設施最終未有發揮作用。古蹟辦只重視石澳的軍事遺跡,近年將之列入歷史建築新增項目名單,準備評級。

 

责任编辑: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