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重陽節晚上,落馬洲鐵路入境櫃台前被大量旅客擠得水洩不通。
【識港網訊】周末連重陽節假期前日結束,一連3天合共有逾100萬人次的港人北上(包括往澳門),前晚是返港高峰期,各陸路口岸合共有超過50萬人次返港,以致各關口大排長龍,過關高峰期要排隊4小時之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會前見傳媒表示,大量市民和旅客往返香港及內地,是兩地融合的成果,政府部門會研究就如何平衡安全和旅客體驗作出優化。有立法會議員則建議,盡快推行「管入不管出」等措施以縮短旅客的過關時間,以及延長口岸的通關時段。
李家超昨日被問及有關重陽節假期各口岸大排長龍的事件時指出,「重陽節假期,在西九龍高鐵站的確有很多人利用高鐵往返兩地。這是我們多年來推動香港與內地融合必然會出現的,亦證明了我們多年來在融合方面的工作做到成績。當然,我們希望旅客有最好的體驗,但我們在西九龍站所做的任何措施,都是在安全和方便方面作出一個平衡。」
需平衡「安全與旅客體驗」
他表示,政府部門會繼續研究在安全、旅客的體驗之間取得平衡,「我永遠都要求部門在辦事過程中,聽到任何意見都應該研究一下,有沒有任何可做得更好的地方。政府部門會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斷地檢討每一個過程。」
不過,他希望市民明白,人流增多時,過關必然要耗費更多時間:「無論如何,如果人流多,儘管過程如何優化,都必然會到達一個階段、因人流數目上升而導致等候時間比平常延長,所以希望市民多留意當局發放的信息,確保大家不會因此而失預算。」
香港入境處數據,上周六(21日)及周日(22日)兩天假期合共88.1萬香港居民出境,扣除機場及港珠澳大橋等,料前往內地至少有68.6萬人次。周六單日深圳陸路口岸的出入境人次高達72.88萬,是兩地全面恢復通關以來新高,比2019年日均通關量(58.84萬人次)高出23.8%,出入境旅客中香港居民佔比超七成。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兩地人員往來的需求甚高,通關流程仍有壓縮的空間。他建議盡快參考澳門通關經驗,在各口岸落實「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或「一次過檢、無感通關」的模式,大大縮減通關時間:「政策、技術上其實都沒太大問題,以『管入不管出』方式節省一半手續,去內地由內地邊檢負責、只查回鄉證,返港由港方負責、只查香港身份證。」
重陽節大批港人返港,各口岸都出現人潮。(網上圖片)
西九「走上走落」不理想
他指出:「一個閘機就可完成兩地的過境手續,減少市民排隊的時間。尤其西九龍的口岸,兩地過檢在不同樓層,市民要走上走落;而且高鐵到深圳及廣州等短途車,若過境手續比車程更長,就會失去意義。」
同時,他認為兩地邊檢部門在長假期前後加強接駁交通服務外,亦必須推出實時通關訊息平台,「讓市民一目了然,知道哪個關口通關要較長時間,有多少人輪候過關,從而可以選擇由哪個關口出入境,避開高峰期。」
增設「24小時通關」口岸
此外,今次情況亦凸顯個別口岸已飽和,有延長服務的需要,劉國勳建議積極研究延長各關口通關時間,安排更多24小時通關的關口:「現在一到大時大節,各關口人流都超過設計上限,如香園圍口岸、福田口岸,都應該研究延長通關時間。通關時間長,甚至24小時通關,市民就可以盡量選擇較暢通時間過關,避過高峰期。」他期望透過優化通關模式、更好對接深圳及內地的新口岸、完善接駁關口的交通配套等,做到港深兩地不再受地域物理界限影響,24小時都可以在任何一個關口過關,促進兩地往來更便利。
重陽節大批港人返港,各口岸都出現人潮。(網上圖片)
重陽假期北上比南下多逾倍
香港文匯報報道,由於重陽節不是內地假期,北上人潮較南下的多逾一倍,引致本地消費市道雪上加霜。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昨日出席公眾活動後回應記者提問表示,深圳消費價廉物美,鬥平香港難以競爭;但香港作為多采多姿的國際大都市,相較於內地城市也有許多優勢,例如國際化的餐飲、酒吧等,都獲得了很好的評價。
她主張香港應該向高端消費發展,並不認為港人北上消費潮顯示政府正推行的「香港夜繽紛」欠吸引力:「『夜繽紛』已開始有一定成果,令香港的晚市更加熱鬧。」
立法會議員梁熙昨日在電台節目上則指,重陽節返港人潮逼爆口岸涉及多個原因,其一是北上人次比十一黃金周為多,其次是內地當天需要上班,若回港人潮高峰撞正當地的下班時間,交通則會更擠塞。
他認為,短期內兩地要在長假期分派更多人手到關口疏導人潮,中期政策是高鐵應參考其他關口只檢查一次行李。梁熙解釋,現時不少人要提早兩小時到高鐵站坐車返港,似乎與興建高鐵時便利出行的初心有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