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失憶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4-08 14:47

年前,香港出了一位年近半百而參加選美的宮雪花,當記者問到一些敏感問題時,她嫣然一笑,“我失憶了”。一句“失憶”讓自己悠然下臺,順利過關。宮雪花和她的“失憶”轟動了港島一時。

其實,失憶並不是宮雪花發明創造的,自古以來,“失憶”就是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這裏說的“失憶”,不是指人的神經受到強烈刺激或者成為植物人後喪失了記憶功能的一種生理狀態,而是逃避現實、逃避歷史、逃避道義、躲向模糊甚至虛假境地而自我忘卻的一種手段。若無這種手段,人恐怕承受不起層層累積的傷痛記憶。陶淵明就有“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之說,所以,他能“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三國演義》中的蜀漢後主劉禪,投降後被帶到魏都洛陽,封為安樂侯。終日行樂,忘記了蜀國。後人都嘲笑劉禪昏庸暗愚,成語“樂不思蜀”指的就是一個人把本都忘了。劉禪真的樂而忘本了嗎?其實不然,劉禪的“失憶”只是一種保身之策罷了。若不如此,恐怕連性命都難保。阿Q就關於“失憶”,剛因為要和吳媽“困覺”挨了趙秀才的大竹杠,舂了一會米,就尋聲到趙太爺的內院看熱鬧,不知道哭哭啼啼的吳媽是“鬧什麼玩意兒”,結果險些又挨了頓打。魯迅寫阿Q“失憶”成性,是對國民性中的健忘弱點的深切悲哀與有力鞭撻。然而,20多的年過去了,阿Q的後代們“失憶”起來卻比老祖宗要來得更徹底,更乾淨。我們常說“毋忘國恥”,但恥辱卻往往最容易在人的記憶中消失,而幾乎所有值得自豪的光榮,卻都從歷史的煙雲中打撈出來,刻在漢白玉鑄在青銅雕上加以擺弄和炫耀。抗日戰爭打了8年,中國有3500萬人死亡,今年是抗戰勝利50周年,我們隆重紀念,意義重大。但相當一段時間,我們似乎淡忘了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我們在抗日紀念遠遠不如日本“原爆”紀念更深入民心。飽受日本人蹂躪的中國,競有廠家生產,商家銷售,顧客購買日本軍國主義的“大和號”、“武藏號”戰列艦、超大型潛艇“伊號—-401”等玩具,出現生產、播放含有頌揚日本軍國主義內容的CD光碟,出現了以租借“皇協軍”服裝、佩刀和旗幟招徠顧客的照相館。“文化大革命”結束20年,已成為歷史,為牢記這場民族的大劫難,吸取教訓,巴金先生在病中一次次寫下要建立“文革博物館”的呼籲,卻都如石沉大海。而“文革”遺物,“樣榜戲”和帶有個人崇拜的歌曲,卻隨著商業炒作,鋪天蓋地地走紅。剛解決溫飽問題走上小康的一些人,摸著漸漸鼓起來的腰包(特別是公家的錢袋),似乎忘記了若干年前自己饑腸轆轆的“瓜菜帶代飯”苦狀,忘記了目前依然貧窮困難的黃士高原,忘記了仍有成千上萬為缺幾十塊錢而失學的少年兒童,忘記了還在風雨飄搖中的國有企業。有的是名酒佳餚,輕歌曼舞,要的是排場派頭,沖天豪氣。。。。。。所有這些,“失憶”起來哪個不比阿Q強?可怕的是阿Q把“失憶”當作法寶,卻始終難以逃避悲慘的結局,等到他臨死之際才恢復記憶,卻為時已晚了。

“失憶”容易記憶難,“失憶”使人輕鬆,記憶使人沉重。“失憶”可以減輕眼前心理的負擔,忘卻一時的痛苦。但一味的“失憶”卻是自欺欺人、不負責任的逃避,是一種自我麻醉的輕鬆,只能使人愚昧、麻木,使人頹廢、墜落,最終使人吃到更大的苦頭,留下更重的創傷。長此下去,又怎能以“失憶”解脫了結?正如古人說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勇敢地直面現實,正視歷史,對創痛教訓牢牢記住,深刻吸取,才能給未來以永恆的警示,避免災難重演。

當然,“失憶”有時也是一種超脫。記得王蒙有一篇文章叫《忘卻的魅力》,談記性,也談忘性,是那麼瀟灑,那麼飄逸。日常生活中,偶爾的“失憶”往往是一種豁達的養生之道,如果整天為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一時名利恩怨的得失而銘記心中,去斤斤計較,讓自己過得沉重活得痛苦,那暫時的“失憶”倒不失為是一件生活的法寶。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