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客都梅州,紅土聖地。翻開風雲激蕩的歷史篇章,紅色精神耀眼奪目。三河壩戰役遺址,記載了一段起義軍浴血奮戰的歷史;中央紅色交通線大埔交通中站舊址,留下了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葉劍英等200多名黨、政、軍領導幹部進入中央蘇區的足印……歷史不會忘記,8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也稱“中央蘇區”時期,梅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中央蘇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為廣東省唯一全境納入原中央蘇區規劃範圍的地級市,梅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的革命精神,這是梅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始終激勵梅州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當前,梅州正大力弘揚和實踐紅色精神,面對落後不甘落後、奮起直追,積極探索生態富民強市發展新路子,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行程萬裏,不忘初心。回顧奮鬥歷程,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無數奇跡,積澱了寶貴精神財富。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才能不忘初心,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鑒於此,梅州市委組織部、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南方日報梅州新聞部聯合推出“傳承紅色基因”系列報導,南方日報梅州新聞部派出記者深入梅州各縣(市、區)紅色土地,尋訪革命蹤跡,探尋紅色精神密碼,啟動紅色基因,轉化為奮進新時代的不竭動力。
陽春三月,英雄花開。站在大埔縣筆枝尾山三河壩戰役紀念園英雄紀念碑前,三江合流的壯觀景致一覽無遺。恣意綻放的英雄花點綴在紀念園周邊,血染般的紅色花朵似乎在告慰長眠於此的英靈。
從三河壩戰役紀念園驅車向南約3公里處,便是大埔縣餘裏村。沿著山村蜿蜒的小路拾級而上,95歲老人李世知的家就在眼前,這座乾淨的客家小院久經歷史,當年還是四五歲孩童的李世知,曾站在自家庭院看到“八一”起義軍騎馬、背鍋穿村而過。
短短的照面,對李世知來說卻是刻骨銘心。時至今日,他仍然保留著當年起義軍浴血戰鬥後留下的彈殼,那是李世知在三河壩戰役結束後從戰場上撿拾的遺物。六枚見證歷史的彈殼如今被層層包裹,安靜地躺在紅布中,它未曾告訴人們當年的戰役是如何心驚動魄,卻在李世知心中悄然埋下了一顆紅色的“種子”,影響了李世知後來六十多年的黨員時光,也影響著銘記那一段歷史的人。
筆枝尾山埋忠骨 英雄花開念先人
一曲悲歌點點血,年年紅遍木棉花。木棉花又名英雄花,走進三河壩戰役紀念園,道路兩旁的木棉花競相綻放,給莊嚴肅穆的紀念園帶來勃勃生機。
91年前,在地處梅江、汀江、韓江三江匯合口的三河壩,一場關係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戰役打響,由朱德率領南昌起義軍一部與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三晝夜,在完成掩護的戰役目標後有序轉移,保存了起義軍有生力量,也為中國革命保留了寶貴火種。
然而,在敵軍猛烈衝擊下,起義軍損失慘重,不少將士英勇捐軀,其中包括25師參謀長遊步瀛、74團團長孫樹成、75團三營營長蔡晴川……
三河壩戰役紀念園高高聳立的紀念碑,一旁茂密的松樹林下是紀念園新建的體驗式戰壕。戰壕還原了90多年前的那場戰役:起義軍“匍匐”在壕溝,一場激烈的戰役即將開始……一陣風吹過,松樹林沙沙作響,耳邊仿佛響起了激越的槍聲……
“1963年底起工興建烈士紀念碑時,散落在筆尾枝山上的槍支、刀、骸骨不斷被挖掘出來,工人在山頭挖出了烈士骸骨裝了滿滿四大水缸,部分散落在山間的骸骨經風吹日曬已經變成了碎片。”大埔縣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甘海洋指著紀念園內新建的體驗式戰壕告訴記者:“這便是當年蔡晴川烈士全營將士據守的最後陣地,為掩護起義軍撤出三河壩戰場,全營官兵英勇犧牲,將誓死殺敵的精神鑄入軍魂。”
“在這場載入史冊的戰役中,當地黨組織、農軍和民眾的支援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埔農軍在中共廣東省委、東江特委、縣部委的領導下,從全縣的茶陽、太寧、百侯、高陂、三河、英雅各地召集而來,全力以赴,以極大的革命熱情投入到這場戰役中,配合起義軍英勇阻敵。”甘海洋說,三河壩戰役期間,當地民眾自發給起義軍送糧送水、幫忙救助傷患,與起義軍有著特殊的情感。硝煙不再,故土依舊,那場戰役在大埔當地民眾心中不曾忘卻。
從1963年12月至1964年5月,紀念碑工程歷時半年,當地缺乏建碑的石材,只能從外面取石,依靠梅潭河水運下來。建造時沒有用水泥漿石,政府專門從五華請來石匠,用手硬生生把碑砌起來。聽說起碑建園,大埔餘裏村村民還把村裏發現的烈士骸骨挖出來,送到三河壩葬入園中。如今,每年“八一”建軍節,大埔英雅等各地村幹部都會組織村民到三河壩瞻仰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軍民聯合禦敵 捐糧送水支援起義軍
“筆架峰高,印山渺小,獅扼咽喉。憶茶陽風物,緬懷故舊。清泉鶴唳,夕照星橋,大壩槍聲,城隍鼓應,多少英雄硬骨頭。換天志,命韓江怒吼,遍地燃燒!殘陽暮靄深秋,三河壩三千忠骨收。”老一輩革命家饒彰風所著《沁園春·憶故鄉大埔》,描述的就是三河壩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大埔群眾聯合起義軍抗敵。
“饒龍光當時是中共大埔縣部委書記兼大埔農民自衛軍獨立一團團長,9月16日,南昌起義軍從福建永定沿汀江而下進入大埔北部青溪鎮,饒龍光獲悉這一情況後,立即率領農軍攻打縣城,同時派江弼群等人率農軍一部北上石下壩接應起義軍。”饒超然是大埔縣虎山中學的英語老師,他口中的饒龍光是其叔公,大埔傑出的農民運動先驅,同時也是三河壩戰役的參與者。
說起太寧農軍支援三河壩戰役的歷史,饒超然娓娓道來,儘管他的本職是英語教師,但憑著對歷史的熱愛和先人的敬仰,這幾年他遍查黨史資料、到檔案館尋找歷史文物,甚至自籌經費到外市、外省徵集史料。以其為執行主編的《大埔農運從這裏開始》,詳實地記載了當年起義軍與當地農民如何聯動抵抗國民黨部隊的史實。
在饒超然敘述中,三河壩的歷史鮮活起來,戰爭的號角似乎穿越時空而來。
為了回應南下的起義軍,饒龍光等率太寧農軍(第一團主力)於1927年9月16日舉行暴動,佔領縣城。9月18日起義軍由周恩來等率領到達大埔縣城,隨後成立大埔縣工農政府,隨即委派饒龍光為大埔縣工農政府主席,饒炳寰為秘書,張高友為附城區工農政府區長,並張貼起義軍總指揮賀龍的《告革命同志書》查封了國民黨西山會議派首領之一鄒魯的住宅。
“農軍當時還特地召開會議商量如何支援起義軍,不少農民把自己的糧食捐了出來,組成了300人的運輸隊運送到三河壩戰場。”饒超然說:“按照部署,農軍第二連跟隨起義軍一起來到三河壩參加戰鬥,第一連則駐守縣城,在維護縣城安定的同時,防止敵軍從閩西襲擊。”
除了革命先驅後人,群眾也心存這段歷史。
“我聽我奶奶說過,她就給起義軍送過茶水。”儘管歷史已經遠去,大埔縣依然傳承著紅色記憶的種子,68歲的邱其榮是大埔餘裏村村民,這個村子離三河壩戰場僅3公里,當時還部署著服務起義軍的後方醫院。“在戰鬥進行中,有些農民還燃放鞭炮,幫助起義軍,迷惑敵人。”
“大埔建黨早、組織農會早、組建農軍早,在三河壩戰役這個重要歷史關口,他們發揮各自的作用,使之成為人民軍隊善於依靠群眾力量的一場經典戰役。”甘海洋說。
送糧、送醫、當嚮導,這些今天看起來平常的小事,但大埔人民極為可貴的思想覺悟、參與革命的熱情,對扼守三河壩的將士是一種極大的鼓舞。時至今日,大埔人談起三河壩歷史,依然清晰如昨,紅色基因深入他們的血脈,激勵著今日的大埔,在新征程中奮勇前行。
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紅色血脈”生生不息
李世知小心翼翼翻開陳舊的帆布包,拿出用密封袋整整齊齊裝好的檔、資料,《政治工作學習檔》《論十大關系》《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等書籍被他像寶貝般一本本在桌面上擺好,而後他輕輕撫摸著塑膠膜包裹著的“入黨50周年以上老黨員紀念牌”,“這是我入黨50年後,黨組織給我頒發的紀念牌!”李世知嘴角上揚,不自覺地提高了兩個聲調。
今年是李世知入黨第63年。三河壩戰役後,餘裏村村民深受鼓舞,紛紛加入共產黨的隊伍。上世紀40年代,正值青年的李世知看著村裏眾多年輕人參加遊擊隊,也自願加入遊擊隊隊伍中。在戰爭中,李世知與兄弟姐妹走散,考慮他家中情況,組織上安排他做情報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在統一組織下,李世知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李世知的帆布包裏,有一張他的個人照。照片背後寫著:“我永遠跟黨走,黨哪里需要我,我就出現在哪里!”拿著照片,李世知的手微微顫抖,眼眶裏含著淚水。
大山坳裏的餘裏村,現今592人中有20餘名黨員,且多數為老黨員。“我們村子是有紅色基礎、紅色基因的。如今生活安穩、幸福,是一代又一代的黨員為我們創造的。”餘裏村村書記袁明信說,三河壩戰役和起義軍在餘裏村的故事,在村裏代代相傳,紅色基因深深根植於村民的心中。
事實上,三河壩戰役精神不僅根植在戰役主戰場及周邊村莊的人民心中,還深深影響著大埔縣,乃至梅州地區的人民。
“作為南昌起義部隊南下過程中發生的一場重大戰役,三河壩戰役充分表現了中國共產黨英勇頑強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艱難和曲折,表現出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強的革命意志,以及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王新生認為,三河壩戰役體現出了共產黨人的英勇無畏,具有極強的革命堅定性。
軍史專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研究員薑廷玉說,總結和提煉三河壩精神,是為了總結三河壩戰役歷史的經驗教訓,不忘初心,銘記歷史。“三河壩戰役精神是井岡山精神的重要源頭之一,它體現了起義部隊‘誓死殺敵’不怕犧牲的精神,也體現了軍民團結生死與共的精神,它和八一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繼承和發揚。”
三河壩戰役距今已91年,而其革命精神卻生生不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紅色基因,讓三河壩精神深入人心,對於激勵當代人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砥礪奮進,都很有意義。”大埔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軍營說。